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与隐性课程的开发
被引量:6
出处
《中学生物教学》
2004年第7期10-11,共2页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Biology
同被引文献8
-
1於灵萍.开设中学生物学讲座的点滴体会[J].中学生物教学,2004(11):18-19. 被引量:1
-
2刘天成.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5(6):10-11. 被引量:4
-
3周锦荣.生物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的探索和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04,17(4):119-120. 被引量:3
-
4吴旭龙.课外活动的形式·内容及应处理好的关系[J].中学生物教学,2005(6):35-36. 被引量:1
-
5李德成,赵广宇,胡铃冬.浅谈学生课外专题实践活动的指导[J].生物学通报,2006,41(6):39-40. 被引量:2
-
6罗北雁.生态文化选择与21世纪新型人格的塑造[J]教育探索,2001(01).
-
7赵雪梅.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反思[J].生物学教学,2004,29(2):47-48. 被引量:4
-
8周爱祖,张盛庆,刘信生.关于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67-7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6
-
1袁维,李黛.中学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素材来源及选择原则[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9(1):80-82. 被引量:2
-
2刘涛.中学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74-75.
-
3王道正.巧用隐性资源 激活生物课堂[J].新课程研究(下旬),2009(8):124-126.
-
4邓甲荣.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与中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基于江油三合镇初级中学的教学实践[J].考试周刊,2012(11):142-143.
-
5王培芳.开展生物科技活动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8):126-126.
-
6牛建勋,李莉,刘磊,刘胜凯,淡海彬.中学生物课外活动课程化实施途径初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9):4-4.
-
1焦敏.中学生物的隐性课程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23-23.
-
2范华林.开展探究实验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J].中学生物教学(下半月),2012(8):6-7.
-
3罗朝根.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技能[J].教师,2014(18):43-44.
-
4罗媛.浅析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中的作业系统[J].西藏教育,2007(8):27-27.
-
5张海谋,孙小敏.中学生物探究式教学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1):179-180.
-
6刘彤军.因地制宜拓展农村中学生物实验[J].中学生物学,2012,28(2):26-27. 被引量:3
-
7赵占良.关于新世纪中学生物课程教育目标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0,20(5):27-29. 被引量:22
-
8郭名宾.高中生物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思考[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2(12):66-68.
-
9唐海斌.基于新课改条件下的中学生物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职工教育,2013,0(11X):140-140. 被引量:1
-
10王小双.浅谈应试教育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归宿”[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0-8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