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与救赎——曹禺早期写作的文化选择及其文本的精神立场
被引量:2
Tragedies and Redemption
出处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46-49,55,共5页
Journal of Jinan Education College
同被引文献7
-
1沈玉慧.简析曹禺《日出》中的象征[J].西江月,2010(2):49-51. 被引量:1
-
2王长缨.从《北京人》看曹禺文化心理的双重性[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1,19(4):88-92. 被引量:2
-
3王月清.中国佛教伦理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
4济群.人生佛教的思考[M].苏州:戒幢佛学研究所,2004.
-
5曹禺.雷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
6张万仪.试论《雷雨》第九个角色的意蕴[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3(2):46-48. 被引量:1
-
7王晓华.曹禺前期戏剧的三种思想资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0(2):61-66. 被引量:2
-
1邱兴玉.国殇[J].散文诗,2008,0(18):4-6.
-
2黄琴玲.《还乡》与《平凡的世界》悲剧世界之比较[J].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2):276-279. 被引量:1
-
3张崎静.论哈代小说《还乡》中尤苔莎的悲剧世界[J].作家,2015,0(11X):98-99.
-
4王姗思.悲剧精神的弱化 苦难意识的缺失——从90年代后以文革为写作背景的小说看中国的悲剧精神[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4-86.
-
5威廉·莎士比亚,佚名(缩写).威尼斯商人[J].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2009(4):61-62.
-
6孟华.伏尔泰又一出取材自中国的悲剧《——伊雷娜》[J].文艺研究,1990(3):96-100.
-
7沈世豪.重读日本[J].厦门文学,2008(9):40-43.
-
8杜艳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人物塑造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6):37-38. 被引量:4
-
9秦美娟.浅析索福克勒斯悲剧世界的建构[J].作家,2008,0(20):66-66.
-
10刘妍.论中国的悲剧意识[J].文学界(理论版),2010(7):70-7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