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7,共6页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参考文献4
-
1.联合国贸发会议《2002世界投资报告》统计[Z].,..
-
2王志乐.《2002—2003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
-
3[德]奥古斯特·勒施.《经济空间秩序—经济财货与地理间的关系》[M].商务印书馆出版,.224页.
-
4.《财富》[M].,..
同被引文献47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J].统计,1987,2(4):3-9. 被引量:1
-
2陈文玲.关于现代流通问题的研究报告之二 流通体系的革命性变革[J].商业时代,2004(29):25-27. 被引量:5
-
3夏春玉,张闯.大型零售企业规模扩张的理论解读——兼论流通企业的性质、规模与边界[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1):4-9. 被引量:39
-
4荆林波.关于促进中国商业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财贸经济,2005,26(1):35-41. 被引量:10
-
5马龙龙.马克思论批发商品流通[J].财贸经济,2005,26(1):42-47. 被引量:11
-
6曾剑秋,任淼.内外经济循环理论及其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26-33. 被引量:7
-
7马广奇.中国流通经济学的回顾与反思[J].华东经济管理,2005,19(3):25-28. 被引量:14
-
8黄国雄.论流通产业是基础产业[J].财贸经济,2005,26(4):61-65. 被引量:123
-
9荆林波.关于外资进入中国流通业引发的三个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5(3):44-47. 被引量:25
-
10李飞,刘明葳.中国商品流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3):12-17. 被引量:43
二级引证文献44
-
1刘俊麟.加快构建大循环和双循环物流供应链体系对策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8):70-72. 被引量:3
-
2王明雁,王筱菲.山东济南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21(9):33-35.
-
3张建军,孙大尉,赵启兰.基于供应链视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1(8):5-15. 被引量:23
-
4祝捍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浙中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23):31-33.
-
5祝合良.双循环新格局下“十四五”我国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22,36(2):3-10. 被引量:27
-
6李俊锋,李鲲鹏.透视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变迁——基于外商投资视角的PVAR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22(1):127-134. 被引量:1
-
7杨力,张云,陈志成,方茜.长三角一体化大市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思路[J].科学发展,2022(2):75-84. 被引量:7
-
8肖亮,王家玮.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双循环的理论逻辑与内在机理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2(1):5-18. 被引量:32
-
9包振山,徐振宇,谢安.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流通业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2,38(5):101-105. 被引量:28
-
10王棣,王丁薇.国内大循环背景下新零售商业模式的创新影响[J].商场现代化,2022(5):8-10.
-
1张文松,邬文兵.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架构[J].科技导报,2004,22(12):52-56. 被引量:8
-
2丁敏.德国物流发展状况及启示[J].管理观察,2010(10):13-16. 被引量:1
-
3王海根.对构建农产品信息化现代流通体系的对策分析[J].科技传播,2014,6(22):168-169.
-
4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业发展的意见[J].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2013,0(4):2-5.
-
5黄宁.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12(4):6-10. 被引量:4
-
6张彤清.物业管理企业的价值链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07(11):40-40.
-
7邢扶民,王文俊.企业营销创新[J].北方经济,2002(S1):216-216. 被引量:1
-
8应志方.企业网络营销的模式选择与运作条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2):21-24. 被引量:3
-
9物流信息[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2,7(10):71-73.
-
10马连福,赵颖.为顾客创造价值——品牌篇[J].中外企业家,2004(8):58-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