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种全新散文体式的创造——梁遇春与钱钟书散文合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8世纪以来兴盛的英国散文随笔 ,对中国五四新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体式影响极大。梁遇春与钱钟书二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英国随笔的影响 ,但同时又都显示出了中国传统散文的特征和气蕴。他们的散文个性鲜明 ,饱含睿智 ,笔底万象却能以诗情笼罩 ,这种随笔体散文在艺术上独树一帜 ,开创中国散文史上一代新风。
作者
杜啸尘
机构地区
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22-124,共3页
Theory Journal
关键词
梁遇春
钱钟书
英国随笔
全新散文体式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1
蒋菁.
怪诞恣肆 风神绰约——梁遇春散文语言“冒险”特色探析[J]
.阅读与写作,2000(9):3-4.
被引量:1
2
黄伟.
中国的伊利亚——梁遇春散文兼与兰姆随笔比较[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16(2):13-20.
被引量:2
3
韩素梅.
“急景流年”饮“春醪”——关于梁遇春“伊利亚”体散文[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4(S2):142-146.
被引量:6
4
张振远.
“中国的爱利亚”──梁遇春[J]
.中国比较文学,1995(1):200-205.
被引量:1
5
鲍霁,刘开朝.
执着于人生的《摸索》——《梁遇春研究资料》编纂拾遗[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87-90.
被引量:1
6
鲍霁.
论梁遇春散文——现代散文史上风格特异的一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5(4):38-45.
被引量:1
7
李光连.
忧伤、奇诡的美——梁遇春散文论[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5(2):59-65.
被引量:4
8
林奇.
梁遇春与英国Essay[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69-75.
被引量:2
9
倪伟.
笑涡里的泪──谈梁遇春[J]
.文学评论,1996(2):140-148.
被引量:8
10
吴福辉.
梁遇春:“酝酿了一个好气势”[J]
.读书,1992(3):137-14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于婷婷.
梁遇春研究综述[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375-376.
2
谈茜桐.
梁遇春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16(35):100-102.
1
黄遥.
遥相应和:林语堂与兰姆[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0(2):43-46.
2
刘锡庆.
散文的理论建设是当务之急[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0(3):4-7.
3
汤玉洁,涂小伟.
朱自清散文受英国随笔的影响[J]
.文教资料,2011(15):12-13.
4
成刚.
《伦敦的叫卖声》[J]
.观察与思考,2008(14):63-63.
5
《钱钟书散文》近日出版[J]
.全国新书目,1997,0(10):19-19.
6
兰姆(著).
伦敦的叫卖声:英国随笔选译[J]
.当代外国文学,2007,28(1):65-65.
7
舒展.
智慧的魅力——读《钱钟书散文》断想[J]
.观察与思考,1999(1):28-31.
8
郭文香.
周作人散文与英国随笔的比较研究[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5,22(4):43-44.
9
刘锡庆.
当代散文理论和散文刊物[J]
.今传媒,1995,5(6):8-10.
10
贺鸿凤.
艺术中智者愉快的散步──试论随笔的审美特质[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106-111.
理论学刊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