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的文化成因——从文化角度看翻译者的文化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联。根据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不同翻译者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以源语文化为中心的采用异化法 ;以本族语文化为中心的采用归化法。两者都有其文化成因 ,它们相互存在 。
作者
邱艳
机构地区
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20-121,共2页
关键词
翻译
归化
异化
文化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956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1
段自力.
翻译批评的社会文化思考[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2):102-105.
被引量:7
2
孙致礼.
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
.中国翻译,2002,23(1):40-44.
被引量:951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范东生.
文化的不同层次与翻译标准[J]
.外国语,2000,23(3):67-72.
被引量:55
2
封宗信.
文学文体学——文学翻译批评的试金石——评介《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J]
.中国翻译,1999(5):40-42.
被引量:30
3
刘树森.
论中国近代外国小说翻译的叙事语态特征[J]
.外国语,1997,20(5):56-66.
被引量:26
4
王东风.
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
.中国翻译,2001,22(5):43-48.
被引量:122
5
.林纾的翻译[A].钱钟书.七缀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
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
王东风.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中国翻译,1998,5:6-9.
8
王晓云.意识形态与文化学翻译的互动关系[J].中国翻译,1999,(2).
9
Andre Lefever. Translation: Its Genealogy in the West. Translation, History & Culture. Eds. Susan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London: Cassell, 1990.
10
许钧主编.文字@文学@文化[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956
1
景治强,祁玲.
《水浒传》英雄人物绰号的维吾尔语翻译研究——基于认知翻译学与文化翻译学理论的分析[J]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2,23(2):230-240.
2
何超彤.
浅析归化与异化策略在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中的应用[J]
.现代英语,2023(12):106-109.
被引量:2
3
庄振楠,张树德.
从归化与异化策略角度浅析外宣文本中中国特色词的翻译[J]
.现代英语,2021(19):71-73.
被引量:2
4
郭景全.
数学英语概念隐喻汉译的拟人取向[J]
.现代英语,2021(1):62-64.
5
郑晓曦,万筱萱,刘芳雨,王可欣.
儿童文学读者双重性对翻译技巧选择的影响——以《快乐王子》汉译为例[J]
.现代英语,2020(22):67-69.
6
孙晓芳.
语际翻译中的语言较量与制衡——《小王子》译本探析[J]
.现代英语,2020(17):70-72.
7
邹建军,卢建飞.
“地方性”与世界文学的形态、演进及审美特性[J]
.文艺论坛,2023(3):83-91.
被引量:1
8
唐青叶,卢梦环.
再语境化——习近平扶贫话语用典及其英译[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2):16-28.
9
陆诗婷.
试论《麦田里的守望者》汉译中的“变形倾向”[J]
.亚太跨学科翻译研究,2021(1):98-109.
10
徐艳驰,冯立波.
异化视角下《中国奇谭》字幕中文化特色词的汉英翻译[J]
.汉字文化,2023(19):154-156.
同被引文献
2
1
[3]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
[6]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
1
1
胡囡囡.
文化语境与语篇翻译[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93-94.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周书梅.
语境顺应与翻译[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9-31.
被引量:7
2
左婷.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语用失误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7-258.
3
徐淑燕.
英汉民族色彩审美心理之比较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79-280.
4
李利.
主位结构视角观照下的英汉语篇翻译[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81-282.
被引量:1
5
万苗子.
英汉语篇翻译中的词汇衔接手段及其差异[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04-305.
被引量:1
6
刘文.
语篇翻译中文化因素浅析[J]
.考试周刊,2009(20):37-38.
7
刘小丽,宇文刚.
言后行为效果对等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0-321.
8
金朋荪,张晶晶.
主位推进理论及其功能对等在英汉语篇翻译中的实现[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2):229-231.
被引量:1
9
古力扎尔·阿扎提.
从言语语言学的角度看翻译多项面对等[J]
.考试周刊,2011(83):31-32.
10
周瑞琪,徐亚亚.
语境顺应论下习近平2014 APEC讲话的译本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7(3):15-17.
1
娄桂玲.
浅谈韩国语中的汉字词[J]
.中外企业家,2010(7X):222-223.
2
王雅鋆.
英语和中文幽默用语的语用与文化价值取向比较研究[J]
.青春岁月,2013,0(9):134-135.
3
张燕.
浅谈汉英颜色词表达异同及文化成因[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10):81-83.
被引量:3
4
陈萧宇,李绍君.
英汉会话含义语用分析[J]
.海外英语,2014(14):232-233.
5
钱丽琼.
汉语委婉语及其文化成因[J]
.文学教育,2013(22):40-41.
被引量:1
6
颜世萍.
英语词汇——多国文化的融合[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11):9-12.
7
李君文.
非言语交际的跨文化差异——“沉默”的文化涵义对比[J]
.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5(1):67-69.
被引量:7
8
孙斐然.
英汉习语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J]
.文学界(理论版),2011(10):59-60.
被引量:1
9
梦红.
英汉称谓语中的文化差异[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2):97-98.
10
龚芬.
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处理[J]
.英语自学,2000(11):34-36.
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