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动产抵押权初探及立法完善
被引量:
2
On chattel mortgage lien right with legislation perfec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动产抵押权是各国担保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但却是我国担保制度中较薄弱的一个环节,本文分别从动产抵押权的客体、动产抵押权的登记与登记效力、动产抵押权的的效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便我国立法上能得到完善。
作者
王勇
方建伟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学院
出处
《行政与法》
2002年第1期49-51,共3页
Administration and Law
关键词
动产抵押
客体
登记
效力
分类号
D922.29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0
1
邹海林.
抵押物的转让与抵押权的效力[J]
.法学研究,1999,21(4):134-148.
被引量:30
2
刘耀东,勾维民.
中国动产抵押权变动模式论[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24(4):91-96.
被引量:2
3
赵转.
关于动产抵押权公示制度的法律思考[J]
.河北法学,2000,18(4):39-41.
被引量:5
4
朱庆育.
抵押物转让效力之比较研究──兼评我国担保法第49条[J]
.政法论坛,2000,18(2):41-47.
被引量:49
5
赵志军.
动产抵押后的抵押物转让效力[J]
.研究生法学,2001(2):56-59.
被引量:2
6
毛瑞兆.
论抵押权的追及力[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3):19-21.
被引量:3
7
夏浩文.
试析动产抵押权的公示方法[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1):16-19.
被引量:1
8
贲寒.
动产抵押制度的再思考——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对动产抵押与让与担保制度之规定[J]
.中国法学,2003(2):41-47.
被引量:39
9
叶军,孔玲.
以物权公示原则为中心分析动产抵押的可行性[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3):115-121.
被引量:7
10
陈光.
动产抵押权设定的若干问题研究[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4(3):58-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孙鹏,杨会.
论动产抵押物的转让——兼析动产物权公示方式之调整[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7(2):29-34.
被引量:19
2
李东骏.
银行业中动产抵押权的现状探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3Z):172-17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郑永宽.
论“正常经营买受人”的善意要求[J]
.中国法学,2023(4):183-199.
被引量:2
2
赵万忠.
论抵押权追及效力制度之设计[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5):152-156.
被引量:5
3
王冬梅.
论动产抵押权登记生效原则的合理性[J]
.特区经济,2009(3):247-249.
4
陈坚,万发文.
论我国动产抵押公示的欠缺及相关问题[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4):71-73.
被引量:2
5
徐斌,师文学.
论动产抵押权与善意取得所有权冲突之解决[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24(5):88-91.
被引量:1
6
汤勃,代世林.
论我国动产抵押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企业导报,2012(13):190-190.
7
郭硕娅.
企业动产抵押登记管辖的法律适用探讨[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2):127-131.
8
徐银波.
我国抵押物转让制度的“体”冲突与完善[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4):626-630.
被引量:9
9
王晓真.
抵押物转让后抵押权的追及效力浅析[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6):30-33.
被引量:1
10
李珏.
动产抵押标的物范围界定探究[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5,0(3):161-164.
1
朱文鹏.
不动产抵押登记制度再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8(21).
被引量:1
2
霍文良.
论动产抵押的公示制度[J]
.法制与社会,2008(26).
3
徐斌,师文学.
论动产抵押权与善意取得所有权冲突之解决[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0,24(5):88-91.
被引量:1
4
马琳.
论动产抵押权的设定及其公示效力[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4):91-92.
被引量:2
5
汤勃,代世林.
论我国动产抵押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
.企业导报,2012(13):190-190.
6
郑玉祥,王微.
动产抵押权追及效力的有限性[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9):386-386.
7
王晓良.
动产抵押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
.中国司法,2003(5):42-43.
8
李全孝,陈道柱.
动产抵押权登记制度中的几个法律问题[J]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4(2):58-60.
9
张庆华,蔡淑燕.
论动产抵押权的善意取得[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43-47.
被引量:1
10
张献忠.
动产抵押权的设定及其公示效力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5):23-26.
行政与法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