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审美话语的现代表意实践
被引量:
1
Modern Ideographic Practice of Aesthetic Expression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把艺术活动中的表意实践作为一个独特视角 ,透过对古典的、现代的和后现代的不同表意实践的历史与逻辑的分析 ,揭示了艺术活动不同历史形态所蕴含的不同文化意义。作者将表意实践与审美现代性问题结合在一起思考 ,着重分析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表意实践的审美现代性意义。
作者
周宪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7-55,共9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关键词
表意范式
形态学
现代主义
艺术家
欣赏者
艺术欣赏
审美话语
现代表意实践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2
1
Scott Lash,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 Routledge, 1990), 13 - 14.
2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1页.
3
J. Ortegay Gasset, "The Dehumanization of Art,"in Criticism : The Major Texts, eel. W. J. Bat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70), 661.
4
Mark Poster, ed. , Jean Baudrillard : Selected Writings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166,145.
5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6
Scott Lash,Sociology of Postmodemism (London:Routledge,1990).
7
约翰.T.波莱蒂,周宪.
后现代主义艺术[J]
.世界美术,1992(4):53-58.
被引量:12
8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周宪.
现代主义绘画[J]
.世界美术,1992(3):50-52.
被引量:50
9
贡布里希 常晟 康正果译.《艺术的历程》[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10
萨特.《为何写作?》.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第98-99页.
共引文献
105
1
顾劲松.
现代语境中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现代素描”教学漫谈[J]
.大家,2012(17):20-21.
被引量:1
2
彭修银,郑博超.
美在当代的回归与超越[J]
.中州学刊,2004(4):106-111.
被引量:1
3
吴志强.
舞蹈艺术世界的文化社会学分析[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3):40-44.
被引量:2
4
张新伟.
接受美学与文学批评的主体性[J]
.求索,2004(9):226-228.
被引量:1
5
周宪.
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J]
.电影艺术,2001(2):33-39.
被引量:107
6
张德林.
略论文学的现代性[J]
.文艺理论研究,2001(2):31-38.
被引量:3
7
保罗·德曼,周颖.
美国新批评的形式与意向[J]
.外国文学,2001(2):51-57.
被引量:4
8
冯黎明.
技术化社会与文学的意义[J]
.江汉论坛,2005(1):122-125.
被引量:6
9
李方明.
现代主义绘画语境中的特征——平面性[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1(2):102-103.
被引量:1
10
黄键.
混融的思维——论京派批评家对中西文学批评范式的融合[J]
.浙江学刊,2001(1):56-6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
1
黄琳,贾文萱.
论真实影像系统[J]
.电影文学,2008(5):29-2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段晓昀.
像素视域中的影像呈现——论数字技术下电影的真实性原则[J]
.当代电影,2013(3):169-171.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陈婉婷.
数字技术影响下华语电影美学新变——以《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为例[J]
.电影评介,2014(9):69-71.
被引量:1
2
张毅,鲁小艳.
科幻电影中“虚拟现实”的叙事应用[J]
.传媒,2016(4):81-83.
被引量:2
3
李敏.
《妖猫传》的数字美学解构[J]
.电影文学,2018(12):110-112.
被引量:1
1
刘凯.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个表征[J]
.学术月刊,2005,37(2):10-12.
被引量:6
2
谭善明.
被建构的主体性:论中西马克思主义文论中接受者的地位问题[J]
.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1):17-20.
被引量:2
3
周品洁.
“正当的统治”——对伊格尔顿审美话语中政治性的爬梳与理解[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3):24-24.
4
王柯平.
孔子诗教要旨──兼议柏拉图诗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9(6):11-28.
5
陶英铅.
论伊格尔顿审美中的意识形态[J]
.梧州学院学报,2009,19(1):72-77.
6
周晓峰.
当下审美文化中美与媚的再思考[J]
.今传媒,2014,22(11):60-62.
7
邓军海.
对于“味觉论”的一些思考[J]
.孝感学院学报,2009,29(4):19-24.
8
周焕灵.
审美文化视域下莎士比亚悲剧的电影改编[J]
.电影文学,2016(9):103-105.
9
黎东明.
当代书法表意实践的困境及其策略[J]
.南方文坛,2008(1):95-98.
10
黄媛媛.
我国工业题材电视剧的审美反思[J]
.当代电视,2011(10):20-22.
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