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程敏政、程曈关于‘朱、陆异同’的对立及其影响
被引量:
7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about ZhuXi and Lu Jingyuan of Cheng Minzheng and Cheng Tong and their Influenc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术界一般认为 ,在“朱、陆异同”的争辩中 ,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是“和会朱、陆”的“定论” ;陈建的《学艹部 通辨》则是朱、陆学术相异的“定论”。其实 ,在王阳明和陈建之前 ,徽州的新安理学家程敏政、程业已形成上述两种观点 ,并且直接影响王阳明和陈建等人。即是说“朱、陆异同”的两种“定论”是程敏政、程所作。
作者
解光宇
机构地区
安徽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3年第1期103-106,111,共5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关键词
程敏政
程曈
王阳明
陆九渊
新安理学
郑玉
赵访
《朱子晚年定论》
陈建
郑玉
《闭辟录》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2
1
陈万求,刘志军.
“尊德性而道问学”:传统儒学知识伦理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7(2):45-47.
被引量:5
2
陈寒鸣.
程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J]
.哲学研究,1999(7):62-69.
被引量:7
3
杨小明.
黄百家科学思想和成就钩沉[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80-86.
被引量:13
4
沈登苗.
明清全国进士与人才的时空分布及其相互关系[J]
.中国文化研究,1999(4):59-66.
被引量:108
5
彭永捷.
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兼论陆象山的学术渊源[J]
.中国哲学史,1998(3):81-91.
被引量:2
6
唐宇元.
元代的朱陆合流与元代的理学[J]
.文史哲,1982(3):5-14.
被引量:4
7
杜耀东.
略谈汪元量的生年——与孔凡礼先生商榷[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51-52.
被引量:2
8
杨小明,黄勇.
从《明史》历志看西学对清初中国科学的影响——以黄宗羲、黄百家父子的比较为例的研究[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5-91.
被引量:7
9
常建华.
程敏政《新安程氏统宗世谱》谱学问题初探[J]
.河北学刊,2005,25(6):157-162.
被引量:17
10
汪元量的名与字[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3):41-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钱明.
王学在新安地区的遭遇与挫折——以王守仁与汪循关系为例[J]
.黄山学院学报,2008,10(4):10-18.
被引量:7
2
胡荣明.
朱陆异同论的空间维度:一种批判地理学的视角[J]
.天府新论,2017(3):35-45.
被引量:1
3
连凡.
“尊德性而道问学”——朱、陆修养工夫论的思想渊源及其比较[J]
.武陵学刊,2017,42(5):1-14.
被引量:1
4
连凡.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9,41(3):43-55.
5
刘彭冰.
程敏政研究综述[J]
.西部学刊,2019,0(16):125-128.
6
曹家齐.
弦音惓惓:南宋遗民情怀与元明浙操江操琴曲[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2(5):11-28.
被引量:1
7
阮東升.
程敏政和會朱陸考[J]
.历史文献研究,2014(1):146-155.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蔡圆寒.
明代汪循生平述略[J]
.温州文物,2022(1):52-56.
2
朱冶.
明中期徽州士人的地方认同与文献建构[J]
.徽学,2019(1):270-282.
被引量:2
3
张承权.
一部颠覆新安理学传统认知的文献——读《新安理学先觉会言》[J]
.徽学,2019(1):190-215.
被引量:1
4
王志阳.
礼学视野下朱熹、陆九渊之同[J]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4):13-22.
5
唐陈鹏.
朱子知行观研究综述(2008-2018)[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0,40(2):26-31.
6
朱冶.
明中期徽州学者汪循的思想志业与乡邦精神重塑[J]
.安徽史学,2022(5):134-142.
7
蔡圆寒,唐丽丽.
“日常生活史”视阈下徽人文集的史料价值 ——以《仁峰文集》为考察中心[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6):91-95.
8
唐宸,张萍.
数字人文时代古典文学文献辑佚路径的实验与思考[J]
.数字人文研究,2023,3(2):31-38.
9
张国斌.
文人意趣影响下的中国宋朝传统设计风格变迁[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4(11):25-28.
10
钱明.
阳明学在温州地区的传播与展开[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5):19-28.
1
解光宇.
程敏政“和会朱、陆”思想及其影响[J]
.孔子研究,2002(2):103-112.
被引量:3
2
孙玲.
论程敏政佛学思想中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对佛问》为中心[J]
.湖北社会科学,2014(3):94-96.
被引量:1
3
陈寒鸣.
程敏政的心性之学及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18(2):20-24.
被引量:4
4
陈建.
陈建作品[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7,0(1):149-149.
5
陈寒鸣.
程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J]
.哲学研究,1999(7):62-69.
被引量:7
6
张雨.
程敏政妙对成佳婿[J]
.文史月刊,2014(5):38-38.
7
曲辉.
《朱子晚年定论》与阳明心学传播的突破[J]
.齐鲁学刊,2010(3):16-19.
8
刘笑非.
退溪性理学与阳明心学的联系[J]
.齐鲁学刊,2009(6):15-20.
被引量:1
9
苏平.
论程敏政政治思想[J]
.黄山学院学报,2005,7(4):52-54.
被引量:1
10
乐爱国.
朱止泉论朱熹“以主敬涵养为先”及其与陆王的异同——基于现代朱子学研究的视角[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7(2):22-28.
被引量:2
中国哲学史
2003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