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西方的隐喻研究历史悠久,其传统大致可归结为两种:一是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的古典派,二是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雪莱和柯勒律治等为代表的浪漫派.
作者
张少云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21,共2页
Rhetoric Learning
关键词
认知语言学
隐喻
修辞手法
意象图式
语言形式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1
亚里士多德 罗念生 译.《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13页,第12页.
2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
共引文献
4
1
谢芳.
间离与共鸣的对立统一——论《高加索灰阑记》中歌曲的作用[J]
.外国文学评论,2005(1):39-46.
被引量:3
2
谢芳.
《任务》的拼贴特征探析[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3):94-99.
被引量:2
3
舒也.
布莱希特:可疑的表现主义?[J]
.人文杂志,2009(2):117-126.
4
戴从容.
自由之书:《芬尼根的守灵夜》形式研究[J]
.外国文学评论,2004(1):5-1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2
1
郑文宝.
论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补性[J]
.文教资料,2006(10):131-132.
被引量:11
2
刘艳晖.
英汉数字中吉凶数字的隐喻意义研究[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4):38-39.
被引量:3
3
束定芳.
论隐喻的本质及语义特征[J]
.外国语,1998,21(6):11-20.
被引量:342
4
罗洁清.
“鬼”字的用法与鬼魂崇拜[J]
.殷都学刊,1998,19(3):83-87.
被引量:2
5
程邦雄.
“鬼”字形义浅探[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3):103-105.
被引量:17
6
黄树先.
“哥”字探源[J]
.语言研究,1999(2):179-184.
被引量:9
7
刘大为.
流行语的隐喻性语义泛化[J]
.汉语学习,1997(4):33-37.
被引量:200
8
束定芳.
理查兹的隐喻理论[J]
.外语研究,1997(3):25-28.
被引量:34
9
林书武.
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1):14-22.
被引量:279
10
何晓琪.
英语隐喻同明喻的区别[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14(6):13-1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8
1
彭佳.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解析——2022年网络流行语的隐喻汉英翻译[J]
.汉字文化,2023(20):160-162.
被引量:1
2
姚海萍.
从认知的角度诠释隐喻性谚语[J]
.中国校外教育,2009(3):32-32.
被引量:2
3
林薇.
概念隐喻在房地产市场语言中的应用[J]
.现代交际,2010(11):72-73.
4
沈嘉达.
《秦腔》:“隐喻”作为一种策略[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2):21-23.
5
姬广礼,蒋显文.
隐喻与明喻新论[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60-62.
被引量:2
6
张君.
现代汉语含“鬼”词语词义的隐喻分析[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27(3):80-83.
被引量:2
7
孙毅,陈叶.
汉英数字隐喻新视界探幽揽胜[J]
.当代外语研究,2018(1):5-12.
被引量:8
8
郑梦苑.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看网络流行语“X哥”的形成和发展[J]
.艺术科技,2014,27(10):217-2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尹慧田.
智慧的融合:社交媒体时代下汉语谚语的发展趋势[J]
.汉字文化,2024(12):20-22.
2
沈刚.
论英语习语的特点及其应用[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6-68.
被引量:4
3
白媚.
何顿小说中“鬼”词语研究[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3(10):48-49.
被引量:1
4
吕婧玮.
新“学X”模式词语的认知语义分析[J]
.赤子,2015(9):138-139.
5
崔慈行,孙毅.
汉英悖论格异同共体的认知隐喻学探源[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2):55-66.
被引量:3
6
赵颖姣.
隐喻和转喻视角下“盘”的语义引申[J]
.汉字文化,2020(9):94-97.
被引量:1
7
孙毅,周锦锦.
认知隐喻学畛域中汉英自我概念隐喻意涵重塑[J]
.外语研究,2020,37(4):13-21.
被引量:16
8
旷爱梅,颜健生.
同异兼有 灵动共欢——评《隐喻的歌谣》[J]
.贺州学院学报,2021,37(1):95-99.
被引量:2
9
李欢.
粤语“鬼”字作副词用法分析[J]
.今古文创,2021(34):108-111.
被引量:2
10
孙毅,邓婷婷.
人体隐喻词族的多义路向推演——“手(hand)”抉隐索微[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6):79-86.
被引量:3
1
何衡衡.
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观[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4):48-49.
被引量:1
2
徐莉华.
文体学对文学作品英译汉的一个挑战——从《古舟子咏》的动词时态和名词大写谈起[J]
.中国比较文学,2003(4):128-136.
被引量:2
3
任红霞.
《西风颂》两个译本的比较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3):26-26.
被引量:2
4
凌渭民.
略述英国文学作者的浪漫派[J]
.外国语,1985,8(2):35-37.
5
施汶邑,李波阳.
从前景化角度析诗歌翻译策略[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51-55.
6
赵秦,孙红.
梦幻般的意境——柯尔律治名作《忽必烈汗》赏析[J]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1):108-110.
被引量:1
7
王雪,李梦露.
耶拿浪漫派的翻译观[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354-357.
8
罗瑞.
试论浪漫派英诗汉译中形蕴的再现——以“She Walks in Beauty”两译本为例[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12):69-69.
9
刘会芳.
浅谈浪漫派英诗汉译中形蕴的再现——以“She Walks in Beauty”两译本为例[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4):96-96.
10
“Das Kreuz auf der Felsenspitze1”[J]
.德语人文研究,1999(1):59-60.
修辞学习
2003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