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咏柳》看唐宋诗审美特征之差异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鲁迅先生答杨霁云函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鲁迅书信集》下册第699页)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诗则是中国五七言古今体诗趋于成熟而完备的高峰,故鲁迅先生有此断语。这番话,只是表明他对唐诗的酷爱与推崇,并非一概否定唐代之后就没有好诗了。
作者
李金坤
机构地区
镇江师专中文系
出处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1,共8页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关键词
唐代
宋代
诗歌
《咏柳》
审美特征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1
凌朝栋.
一样送别两样情——王维两首送别诗的态度差异[J]
.文史知识,2002(11):37-41.
被引量:1
2
[15]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
[16]沈德潜.清诗别裁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8.
4
[2]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8.
5
高晓成.
唐代诗歌品格与诗意之关系——以“诗格”材料为中心[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5):60-6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肖振宇.
沈德潜古代诗歌鉴赏评说[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2):46-50.
2
李金坤.
《诗经》“杨柳”意象对唐诗的影响[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8,36(4):91-96.
3
李金坤.
论唐诗对《诗经》“杨柳”意象的继承和发展[J]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6):33-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闫淞.
隋唐时期运河诗歌意象研究[J]
.汉字文化,2024(3):58-60.
1
蔡守义.
咏柳[J]
.中华诗词,2011(7):12-12.
2
刘嶓.
咏柳[J]
.中华诗词,2016,0(5):42-42.
3
蒋陈华.
水杉与柳树[J]
.散文百家,2004,0(3):47-47.
4
贺知章.
《咏柳》[J]
.环境教育,2010(3).
5
王仁波.
江南柳[J]
.长江文艺,2006(12):69-70.
6
王彦峰.
拜谒左公柳[J]
.先锋队,2013(6):52-53.
7
王庆洲.
杨柳诗话[J]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3(10):115-115.
8
李学开.
我国古代的柳俗[J]
.语文天地,2005(5):22-23.
9
曾玉芳.
咏柳[J]
.中华诗词,2010(3):9-9.
10
林之光.
二月春风似剪刀[J]
.中国老区建设,2004(2):54-55.
文史知识
200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