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23,共1页
Price:Theory & Practice
同被引文献301
-
1荆林波.中国流通领域:从研究回溯到未来方向[J].财贸经济,2021(3):5-13. 被引量:2
-
2骆耕漠.论商业劳动的非生产性质[J].中国社会科学,1986(1):43-56. 被引量:2
-
3赵效民.论流通范畴[J].财贸经济,1986,7(2):7-14. 被引量:4
-
4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重视商品流通[J].财贸经济,1985,6(1):1-3. 被引量:1
-
5刘诗白.社会主义流通是商品流通——孙冶方流通理论的研究[J].财贸经济,1985,6(1):27-31. 被引量:1
-
6宋则.流通过程超复杂化趋势初探[J].财贸经济,1985,6(2):32-37. 被引量:5
-
7陆立军.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之争与我见[J].经济研究,1985,20(4):12-19. 被引量:4
-
8于光远.《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问题争鸣(1949—1984)》序[J].经济研究,1985,20(9):37-37. 被引量:1
-
9陈甬军.社会主义流通是有计划的自由流通[J].经济研究,1985,20(9):58-60. 被引量:4
-
10高涤陈.论流通经济过程[J].经济研究,1984,19(4):14-2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27
-
1谢莉娟,张鹏宇.中国特色流通理论研究回顾[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2(3):23-49.
-
2岳牡娟,孙敬水.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江苏商论,2009(9):21-23. 被引量:5
-
3多普达:引领手机电视风潮[J].通信世界,2005(22):55-55.
-
4罗勇,曹丽莉.三次产业的灰关联矩阵分析[J].管理科学,2005,18(6):82-87. 被引量:19
-
5曹丽莉.湖北省三次产业关联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6):87-90. 被引量:5
-
6王先庆,房永辉.流通业成为“先导性产业”的约束条件和成长机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22(6):25-28. 被引量:8
-
7王永培,宣烨.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各地区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兼论中西部地区流通产业发展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8(4):42-46. 被引量:15
-
8石明明,张小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J].财贸经济,2009,30(2):115-120. 被引量:27
-
9宋国宇,孙庆莉.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9,23(10):16-19. 被引量:3
-
10张连刚,李兴蓉.流通产业定位研究进展及趋势[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3):11-1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273
-
1郭馨梅,杨雪.流通数字化对全国商品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影响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0):91-97. 被引量:4
-
2李铎(译),郝健棋.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比较与路径选择——基于安徽、河南等中部五省数据比较与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0):47-51. 被引量:2
-
3徐承红,成征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特性和发展规律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2):5-17. 被引量:2
-
4谢莉娟,许雅琳,武子歆.电商下乡、流通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3(4):36-55.
-
5谢莉娟,张鹏宇.中国特色流通理论研究回顾[J].产业经济评论(山东),2022(3):23-49.
-
6王珍珍,陈功玉.我国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3):65-74. 被引量:93
-
7张丽娟.基于MGM(1,m)模型的三次产业产值预测研究[J].中国商界,2010(2):206-206. 被引量:2
-
8曹丽莉.工业化中后期流通业发展的思考[J].财贸研究,2006,17(3):43-48. 被引量:4
-
9孙明.山东省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关系的计量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07,29(2):19-23.
-
10张艳,孙明.山东省一、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15-20. 被引量:1
-
1陈高桐.第一章 绪论[J].刊授党校,1996,0(Z1):10-13.
-
2王顺宝.浅谈国营饮服企业如何进入市场[J].改革与开放,1996,0(11):38-39.
-
3孙秀峰.关于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1997(7):7-12. 被引量:4
-
4徐剑明.当前我国外贸出口增量不增价现象探析[J].对外经贸统计,2004(2):34-37. 被引量:1
-
5周梅.营销是企业的第一线──成都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营销工作初探[J].工厂管理,2000(1):13-13. 被引量:1
-
6董发来.让更多的能人当家[J].理论与现代化,1993(10):37-37.
-
7张文盛.路在何方——打好交通企业改革这场攻坚战[J].交通世界,1995,0(1):4-6.
-
8万东明.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党建(摘要)[J].大经贸,1994(9):17-18.
-
9陈凯.中国服务业发展的体制问题及对策[J].经济学家,2008(1):126-128. 被引量:6
-
10朱慧强.试论广东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内容与途径[J].南方经济,1996,25(3):5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