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汤证论临证发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就汤证论的内涵与外延 ,从《伤寒杂病论》中的汤证论特点、日本汉方医学汤证论的发展、汤证论的临床实效性和汤证论的优势与不足四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作者
傅文录
机构地区
平舆县人民医院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557-558,共2页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汤证论
理论研究
伤寒论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傅延龄,刘渡舟.
抓主症方法的认识与运用[J]
.中国医药学报,1993,8(4):43-44.
被引量:31
2
冯世纶.
经方的方证体系[J]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10):629-63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刘渡舟.使用经方的关键在抓住主证[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1,22(4):76-76.
2
张志民.试论伤寒论六病分证的特点及其意义[J].浙江中医杂志,1980,(1):22-22.
3
胡希恕.基于仲景学说谈辨证论治[J].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0,(4):10-10.
4
沈自尹.从伤寒论与内经的不同学术渊源来研究证的本质[J].中医杂志,1984,251:70-70.
5
何天麟.伤寒论方加减浅说[J].浙江中医杂志,1980,(4):191-191.
6
朱意志.经方临床应用与研究(第1版)[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7,6..
7
冯世纶.
《马王堆汉墓帛书》与《伤寒杂病论》和《内经》[J]
.国医论坛,1991,5(2):3-5.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9
1
李玉锋,姜巍,刘阳,张鑫,范欣,王垂杰.
王垂杰关于慢性腹泻的中医诊治策略[J]
.辽宁中医杂志,2020(8):45-47.
被引量:4
2
林殷,张家玮,嵇波,鲁兆麟.
从生成哲学谈方证研究的方法学[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2):77-80.
被引量:5
3
王阶,熊兴江,何庆勇,王师菡.
方证对应内涵及原则探讨[J]
.中医杂志,2009,50(3):197-199.
被引量:109
4
徐建龙,孙红颖,王瑞芳.
聂莉芳分期辨治IgA肾病用药经验[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12):1-3.
被引量:8
5
林士毅,滕依丽,李赛美,方剑锋.
论当代伤寒临床流派基本状况[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5):951-953.
被引量:5
6
李赛,聂莉芳,孙红颖.
聂莉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的关联规则分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7):1602-1606.
被引量:14
7
钟相根,程发峰,王庆国,李宇航,赵琰,陈萌.
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思路探讨[J]
.中医杂志,2011,52(19):1640-1642.
被引量:14
8
郭超峰,施学丽.
基于案例推理构建“方证相应”证治体系的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2):1322-1322.
被引量:3
9
徐珉,老膺荣,范宇鹏,温丹婷,刘志清,古求知.
方证相应理论及其临床思维模式探讨[J]
.新中医,2013,45(5):4-5.
被引量:7
10
李赛,李东.
杞菊地黄丸与明目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辨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7):2186-2188.
被引量:9
1
刘方柏.
血瘀证临证发微[J]
.黑龙江中医药,1994,23(3):53-54.
2
冷文.
水沟穴源流考订及临证发微[J]
.中国民间疗法,1996,4(4):20-20.
3
陈靖云.
杏苏散临证发微[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7,5(12):31-31.
被引量:1
4
王庆其.
内经临证发微(三)[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11):38-40.
被引量:1
5
王建.
日本汉方医学诊病用药特点[J]
.四川中医,1998,16(5):11-12.
6
成肇智,李咸荣.
日本汉方医学药物学和方剂学的主要特点[J]
.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15(6):63-64.
7
牛建昭.
迅猛发展的日本汉方医学[J]
.中国医药学报,1994,9(5):55-57.
被引量:1
8
成肇智.
日本汉方医学的现状、特点和优势[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4,1(4):42-44.
9
郑红斌,陈咸.
日本汉方医学的几个主要学术特点[J]
.中医杂志,2003,44(1):76-76.
被引量:5
10
张小燕.
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国中医学之不同[J]
.福建中医药,1997,28(5):12-13.
被引量:2
辽宁中医杂志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