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5-76,共2页
TV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6
-
1韩书.灾难事件三个环节中的媒介运用[J].中国记者,2004(10):8-9. 被引量:12
-
2汪露.日本电视节目的编排制度[J].声屏世界,2004(11):54-55. 被引量:1
-
3喻国明.传媒影响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
4李希光.恐惧来自何方—关于非典报道的媒体批判[J].新民周刊,2003,(21).
-
5杨雨丹 蒋晓丽.以先进思想文化为社会注意建设引航—论江泽民舆论导向思想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J].四川大学学报,(2002).
-
6史安斌.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p,22.
-
7[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
8新华网http://news, xinhuanet. com/world/2009 - 10/08/content」2195545. htm.
-
9[美]罗伯特_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M].刘利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
10田芳.“板块化”——早间新闻节目的提升之路[J].记者摇篮,2011(8):48-49. 被引量:3
引证文献6
-
1张杰,蒋晓丽.论危机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5):185-188. 被引量:18
-
2冼致远.当代国际一流媒体的传播发展特点及其借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6(3):163-167. 被引量:5
-
3吕蕾.从日本电视台NEWS ZERO看午夜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策略[J].传播与版权,2015(3):86-87. 被引量:7
-
4王天一.浅析日本电视新闻特色[J].戏剧之家,2019(9):123-123.
-
5李曼璐.以《NEWS ZERO》为例浅析日本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特点[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0(12):295-295.
-
6刘明皓.以《华语视界》为例分析NHK运营发展特色[J].新媒体研究,2019,5(18):56-57.
二级引证文献30
-
1王君可.新冠疫情危机下广播媒体传播策略研究——以郑州人民广播电台为例[J].新闻传播,2020(12):89-90.
-
2马洁.危急事件中对传播的管理以及传播策略[J].唐都学刊,2009,25(1):123-128.
-
3宋立新,刘瑾妍.大众传媒危机事件中的舆论缓释作用——《人民日报》“三鹿事件”报道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8):349-349. 被引量:1
-
4李明德,王蓓.危机传播在风险社会中的作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122-125. 被引量:4
-
5龚莉萍.三鹿事件:拷问危机公关职业底线[J].国际新闻界,2008,30(10):28-32. 被引量:7
-
6王瑶.浅谈危机事件中媒体的职责——以乌鲁木齐7.5事件为例[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43-45. 被引量:1
-
7肖燕雄,谭瑞英.中央电视台日本大地震报道的阶段性特点及功能[J].新闻研究导刊,2011,2(5):13-16.
-
8李海莲.QQ群传播在危机事件中的应用[J].新闻世界,2011(6):84-85.
-
9邸晓静.从SARS到汶川地震:探析突发事件中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新趋势[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10):292-293. 被引量:1
-
10崔敏.危机与化解:高职院校新闻发布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1):85-88. 被引量:2
-
1毛莉.日本电视新闻报道及综艺节目的创新特色[J].青年记者,2017,0(9):95-96. 被引量:3
-
2王原.灾难报道机制初探[J].新闻出版导刊,2003(6):13-14.
-
3吴彧顺.全力营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J].记者摇篮,2006(12):45-46. 被引量:1
-
4程彻.论善待媒体[J].新闻前哨,2010(2):41-43.
-
5吕滨,王德义.主流媒体要积极应对突发事件[J].记者摇篮,2009(6):30-30.
-
6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当代传播杂志社联合召开“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 邀请函[J].当代传播,2010(2):112-112.
-
7本刊特约评论员.为何被动,怎样主动?[J].新闻战线,2008(8):1-1.
-
8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当代传播杂志社联合召开“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与大众传媒社会责任”学术研讨会邀请函[J].当代传播,2010(1):71-71.
-
9郭亮.探析新形势下电视新闻深度报道[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136-136. 被引量:3
-
10王满园.着眼日常新闻 创新主题报道[J].中国记者,2009(1):66-67.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