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
4
The Study on Regional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ystem Based on System Theor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系统理论,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这一概念,系统地分析了该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结构功能及作用机制,以此把握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演变方向和发展过程,并对其进行初步理论探索。
作者
崔和瑞
赵黎明
机构地区
河北农业大学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4年第3期133-136,共4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基金
河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资助项目
关键词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系统理论
系统分析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3
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464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9
1
张学文,叶元煦.
区域可持续发展三维系统理论初探[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2,23(2):126-129.
被引量:11
2
曾珍香,傅惠敏,王云峰.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29(3):50-54.
被引量:36
3
崔和瑞,赵黎明.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及实现模式[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10-313.
被引量:6
4
冯年华.
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机理分析[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3):37-39.
被引量:4
5
王欣.
虚拟企业与耗散结构[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7(4):69-71.
被引量:5
6
董旭升.
关于形成我国生态农业经济系统耗散结构的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1998,19(9):28-31.
被引量:10
7
畅建霞,黄强,王义民,薛小杰.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和灰色关联熵的水资源系统演化方向判别模型研究[J]
.水利学报,2002,33(11):107-112.
被引量:88
8
吴志文.
耗散结构理论在森林市场管理中的应用[J]
.林业经济问题,1999,19(5):55-58.
被引量:5
9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0
吴瑞明 周毅.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原理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1993,11:384-387.
二级参考文献
53
1
香宝,银山.
人地系统演化及人地关系理论的考察[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S1):2-3.
被引量:5
2
陈志祥,陈荣秋,马士华.
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1998,16(3):27-29.
被引量:8
3
田道勇.
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J]
.人文地理,1996,11(2):16-19.
被引量:62
4
戴凡.
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J]
.旅游学刊,1994,9(4):51-54.
被引量:42
5
张麟.
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框架[J]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3):45-47.
被引量:7
6
王大生.
环境与发展的研究现状及内涵[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3,3(1):1-4.
被引量:11
7
刘慧.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J]
.地理译报,1997,16(2):21-25.
被引量:46
8
伊·普里戈金 曾庆宏(译).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74-215.
9
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141-149.
10
饶怀德.耗散结构理论在土地市场分析中的应用.中国经济文库(14分册)第5版[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549-551.
共引文献
464
1
李彩霞,石培基,李再艳,李沛,赵武生.
河湟地区人水系统的协同演化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0(4):361-365.
2
谈存峰,王生林.
甘肃省SARD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3):396-401.
被引量:7
3
崔和瑞,赵黎明.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及实现模式[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10-313.
被引量:6
4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
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管理科学,2000,8(S1):310-317.
被引量:61
5
白桦,保德,鄂娜日斯.
耗散结构理论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4-36.
被引量:9
6
杨林,李延敏.
从公共财政的视角看环境与经济的统筹发展[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7):6-10.
被引量:8
7
宋洁荣.
烟台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13(2):33-39.
8
毋瑾超,王小波,夏小明.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海岛生态—环境管理系统[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S1):63-66.
9
李红丹,郭海峰,任家强,李双异,汪景宽.
基于熵值法的桓仁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S2):111-114.
被引量:12
10
马驰,胡应得,梅成效.
可再生能源应用对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评价体系[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4):39-4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33
1
王浣尘.
可持续发展与系统集成方法论[J]
.科学管理研究,1997,15(1):25-27.
被引量:18
2
刘志彪.
经济国际化的模式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24(8):11-17.
被引量:39
3
程叶青,李同升,张平宇.
SD模型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中的应用[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24(12):13-18.
被引量:57
4
赵胜利,崔和瑞,刘燕.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有效性分析与评价[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137-140.
被引量:4
5
王雅芹,刘顺英,李树武.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
.生态经济,2005,21(8):74-77.
被引量:7
6
张晓辉,王莉.
基于系统理论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
.现代情报,2007,27(1):181-184.
被引量:2
7
陈永平.加快林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N].内蒙古日报,2004年2月27日.
8
珊丹."数字内蒙古"轮廓日见清晰[N].内蒙古日报,2004年6月28日.
9
刘少华,刘生荣.天翻地覆慨而慷[N].内蒙古日报,2004年4月6日.
10
徐凤君.用可持续发展观统筹科技创新[N].内蒙古日报,2004年4月.
引证文献
4
1
宝力格,陈红宇.
内蒙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政策问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完善我区开发政策[J]
.前沿,2005(4):67-70.
2
崔和瑞,陈焕英.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3):9-11.
被引量:15
3
刘凤琴,马俊海.
农业系统可持续度的随机模拟方法与实证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7):123-128.
4
盖文启,蒋振威.
基于系统理论的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选择[J]
.国际经贸探索,2008,24(4):75-7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姚春梅,朱强.
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4):26-29.
被引量:5
2
韦燕萍,陆宇明.
广西农业科学院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1):93-96.
被引量:8
3
王轶群,陆远东.
加强农业科技管理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J]
.新疆农业科学,2007,44(B06):239-241.
被引量:9
4
赵武军.
陕西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3):55-57.
被引量:7
5
韩然,张丽玲.
农业科技创新在成果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6):75-77.
被引量:12
6
齐世军,刘敏,王磊.
走坚实之路 大力培养造就顶尖创新人才[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2):94-96.
被引量:3
7
于红霞,杨义荣,赵永平,朱亚.
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9-10.
被引量:5
8
李学海.
南阳市日光温室低效益成因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0):68-68.
9
李兴江,肖锋.
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培育的技术创新机制分析[J]
.兰州学刊,2009(6):94-97.
被引量:7
10
王兴.
特色农产品竞争优势培育的模式选择[J]
.发展,2010(2):77-78.
被引量:2
1
崔和瑞,赵黎明.
基于系统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6-52.
被引量:1
2
崔和瑞,赵黎明,薛庆林.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3(1):60-65.
被引量:18
3
崔和瑞,赵黎明.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及实现模式[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10-313.
被引量:6
4
张文凯.
浅析蒙城县土壤养分变化状况及改良与施肥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50-50.
被引量:1
5
刘长江,李秀军,李取生,周姝.
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产业化战略思考[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6,22(3):234-236.
被引量:2
6
姚敏,赵燕霞,张柏.
精准农业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J]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18(2):27-29.
被引量:3
7
李明桃.
农田小气候理论探索[J]
.园艺与种苗,2014,34(12):27-30.
被引量:9
8
高中超,张喜林,马星竹.
植物体内硫素的生理功能及作用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5):153-155.
被引量:15
9
慕康国,刘西莉,白建军,李金玉.
种衣剂及其生物学效应[J]
.种子,1998,17(6):50-52.
被引量:60
10
王术,刘一明.
农业机械化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实证分析[J]
.农机化研究,2015,37(4):1-6.
被引量:30
科技管理研究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