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金融》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50-51,共2页
China Finance
同被引文献31
-
1徐放鸣.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思考[J].金融研究,2004(10):61-64. 被引量:13
-
2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课题组.我国银行监管与国际接轨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12):10-12. 被引量:5
-
3杨金荣,康瑾娟.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国有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影响及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5(1):72-74. 被引量:6
-
4乔云霞.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28(3):60-64. 被引量:23
-
5夏志凌.当前我国银行业操作风险及对策探析[J].金融会计,2006(7):7-9. 被引量:12
-
6谢罗奇,李小林.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其防范对策探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9(4):483-487. 被引量:8
-
7徐晓宁,张新春.我国商业银行:结构、行为与绩效研究[J].北方经济(学术版),2006(10):50-51. 被引量:3
-
8巴塞尔委员会.《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中国银监会官方网站,2004年6月.
-
9Shadow Financial Regulatory Committee,2001,"The Basel Committee's Revised Capital Accord Proposal," Statement No.169,February 26,2001.
-
10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56条规定.,1995年..
引证文献6
-
1牛艳艳.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9,0(10):90-90.
-
2李强,陈莹.基于会计监管视角的银行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海南金融,2005(7):35-37.
-
3钟伟,徐建炜.新巴塞尔协议对中国银行业信息披露的启示[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4(1):63-68. 被引量:2
-
4游雅娟.网络银行的信息披露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6,19(9):33-34.
-
5陈成忠,曹小鹏,王勇.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现状、滞障及相关路径选择[J].金融纵横,2004,0(S1):47-50.
-
6白月明子.货币紧缩政策下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1(8):57-59.
-
1李茂坤.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进方向[J].金融参考,1999(8):13-15. 被引量:4
-
2韩丽丽.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考[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16-17. 被引量:3
-
3薛宏.中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26(S1):105-106. 被引量:1
-
4危机后金融监管有九大改进方向[J].发展,2009(5):156-156.
-
5湖边.“公共性”的反思与回归[J].四川财政,2003(5):1-1. 被引量:4
-
6吕伟.财政风险的公共性[J].四川财政,2000(7):4-6. 被引量:2
-
7周海玲.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30(S1):96-97.
-
8牧耀华.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促进行社共同发展[J].财金贸易,1993(4):22-23.
-
9陈元.关于香港与内地金融关系的基本原则[J].金融研究,1996(11):1-5. 被引量:2
-
10连平.试析沪港金融关系[J].上海经济,1997(4):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