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索隐派”与“考证派”——兼与陈维昭兄商榷
被引量:1
出处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4-199,共16页
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参考文献13
-
1王梦阮 沈瓶庵 见张国星 张庆善主编.《红楼梦索隐》[A].见张国星,张庆善主编.《红搂梦与顺治皇帝的爱情故事》[C].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
2蔡元培 见孙玉明 于景祥主编.《石头记索隐》[A].见孙玉明,于景祥主编.《红楼梦本事之争》[C].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
3孙勇进.无法走出的困境——析索隐派红学之阐释理路[J].红楼梦学刊,2003(2):260-278. 被引量:3
-
4.胡适1961年5月6日的谈话[A]..《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C].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29页、374页.
-
5胡适.《红楼梦考证》[A].见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C].上海书店,1942年版.第175页、189-190页、206页、220页、232-233页、220页.
-
6胡适.《跋〈红楼梦考证〉》[A].见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C].上海书店,1942年版.第305页.
-
7胡适.《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A].见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C].上海书店,1942年版.第241-242页.
-
8胡适.《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A].见胡适.《中国古代章回小说考证》[C].上海书店,1942年版.第256页、261页、269页.
-
9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第539页.
-
10吴树平等点校.《十二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第217页.
共引文献10
-
1党圣元,陈志杨.章学诚的传记写作理论与实践[J].中国文化研究,2004(2):9-21. 被引量:5
-
2陈维昭.索隐、考证与“新红学”的本质——答王平兄兼论红学史诸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76-80.
-
3党圣元,陈志扬.清代碑志义例:金石学与辞章学的交汇[J].江海学刊,2007(2):191-197. 被引量:4
-
4王文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上)[J].文艺理论研究,2007(2):2-17. 被引量:7
-
5彭国忠.“真”:梅曾亮文学思想的核心——兼论嘉道之际桐城文论的发展[J].文艺理论研究,2007(2):39-45. 被引量:4
-
6钟厚涛.《沧浪诗话》“体系性”问题再审视——兼与朱志荣教授商榷[J].学术月刊,2009,41(6):100-106. 被引量:2
-
7程建虎.应制诗对五言诗律化的影响——以平仄和句数为观照中心[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29(6):40-44. 被引量:1
-
8梁辉,赵西芝.“奇诡诗风”在清代的传承与发展[J].文学界(理论版),2012(2):6-7.
-
9孙勇进.从椎轮草创到多元融合:索隐派红学发展历程述略(上)[J].文学与文化,2018,0(2):25-38.
-
10王英志.王世懋不属复古格调派——《艺圃撷余》论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3(5):152-156. 被引量:7
-
1云亦.《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J].红楼梦学刊,2000(3):146-146.
-
2周先慎.书里和书外——关于曹学与红学的断想[J].曹雪芹研究,2013(1):213-215. 被引量:2
-
3张馨.略论刘心武“红学”的新索隐派实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61-63.
-
4冯其庸.曹学叙论[J].红楼梦学刊,1991(4):17-34. 被引量:2
-
5李荣华.茅盾红学思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长沙大学学报,2015,29(1):82-84.
-
6刘梦溪.周汝昌是红学考证集大成者[J].艺术评论,2012(7):85-86.
-
7黄霖.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评点(上)[J].古典文学知识,2016,0(5):80-86. 被引量:7
-
8蔡德贞.红学史描述的新尝试——评陈维昭著《红学与二十世纪学术思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0(6):164-165.
-
9克非.《红学末路》题记[J].红楼,2004(4):55-59.
-
10刘梦溪.红学十题[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4(1):37-63.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