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蒲松龄研究》
2004年第2期77-83,共7页
Study on Pu Songling
二级引证文献9
-
1廖元新.爱与启蒙——20世纪中国民间情歌研究回顾[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1(2):2-14.
-
2郭妍.论《聊斋志异》中人物形象的塑造[J].科教文汇,2008(17):160-160.
-
3于硕.美狐妻之梦——透视中国历代小说中的人狐婚姻[J].邢台学院学报,2010,25(1):91-93. 被引量:1
-
4葛慧.谁说巾帼让须眉,《聊斋》女子多才艺[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1):69-71.
-
5王小琳,郝春静,刘晨曦.论《聊斋志异》的人物塑造[J].山花(下半月),2011(6):138-139.
-
6王莉.《聊斋志异》中的女性人文关怀[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33(3):66-67.
-
7王琦.走出经典的迷雾——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反思[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7(2):56-61.
-
8万建中,廖元新.时代、人物及问题:现代歌谣学的三个维度[J].民族文学研究,2018,36(1):5-12.
-
9张敏.从狐女形象看《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12):107-108.
-
1李志红,王芳.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由《连城》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3(3):84-88.
-
2楚爱华.《连城》对还魂再生故事的超越[J].阅读与写作,2000(11):7-8.
-
3孙巍巍.在情和欲之间飞舞——《聊斋·嫦娥》赏析[J].蒲松龄研究,2007(3):78-81. 被引量:2
-
4王富聪.风尘不弃 生死相依──评聊斋系列剧《连城》[J].蒲松龄研究,1994(4):116-122.
-
5郑子运.从“深情”说看《聊斋志异》[J].蒲松龄研究,2016(3):149-155. 被引量:2
-
6冯文楼.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已之爱的诠释[J].贵州文史丛刊,1994(3):78-80. 被引量:1
-
7冯文楼.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己之爱”的诠释[J].明清小说研究,1996(1):205-209. 被引量:1
-
8周先慎.超越生死的知己之爱——说《聊斋·连城》[J].文史知识,2014(12):78-84.
-
9朱惠敏.分析《聊斋志异·连城》中的知己之爱[J].北方文学(中),2016,0(1):92-92.
-
10李志红,高霞.由《娇娜》、《连城》看蒲松龄的女性期待[J].蒲松龄研究,2005(1):6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