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价值评价的路径
被引量:
2
On the Way for Evaluating Valu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价值评价路径的问题上 ,西方哲学价值论存在着主张逻辑推演和主张内省直觉的两种对立的观点。这两种主张形成的外在因素是西方哲学认识论传统的深刻影响 ,内在因素是价值哲学各流派理论自身价值本体论的决定。这两种主张各自包含有合理性因素 ,也有各自的片面性和缺陷。解决评价路径问题的逻辑前提 ,是要基于实践理解价值的本质。价值评价的合理路径 。
作者
李江凌
机构地区
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3-37,共5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价值
评价
逻辑推演
内省直觉
实践
分类号
B018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1
尼古拉斯布宁 余记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M].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91页.
2
[英]艾耶尔.《语言、真理与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6页.
3
[英]摩尔.《伦理学原理》[M].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页.
4
[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5
.《纯粹现象学通论》[M].商务印书馆,1992年..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页.
7
.[德]《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102页.
8
[英]罗素.《人类社会伦理与政治》[A]..《罗素文集》[C].改革出版社,1996年.第498页.
9
曾向阳.
行为主义的哲学困境透视[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21(4):6-12.
被引量:6
10
[美] R B Perry: General Theory of Value,Longmans, Green and Company 55 Fifth Avenue, New York,1926, P142.
共引文献
62
1
尚东涛,杨强.
人的困境的自然向度与人的中介[J]
.探索,2002(2):56-58.
2
苟小泉,周松.
陶渊明诗歌哲学与现象学还原[J]
.人文杂志,2005(1):103-107.
3
叶险明.
论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结构变化[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2):32-41.
被引量:8
4
陈新夏.
唯物史观价值维度的当代建构[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3):64-69.
被引量:15
5
陈力丹.
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地考察经典马列主义新闻和传播观点[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3):72-78.
被引量:4
6
费利群.
全球化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阶段同步发展及其当代启示——列宁主义全球化理论的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05(11):137-141.
7
刘方喜.
“文学死亡”事件中的消费主义神话[J]
.文学评论,2005(5):188-191.
被引量:4
8
卫兴华.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象问题再探讨[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7-35.
被引量:12
9
叶险明.
生产关系与知识所有权[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52-59.
被引量:4
10
陆剑杰.
中国共产党探索并掌握客观规律的光荣历史[J]
.中共党史研究,2006(4):13-21.
同被引文献
37
1
张理海.
论社会评价的合理性[J]
.哲学研究,1999(8):24-31.
被引量:11
2
陈新汉.
评价论研究的新进展[J]
.哲学动态,1999(12):21-23.
被引量:2
3
陈新汉.
论规范是评价活动中反映价值的思维形式[J]
.社会科学,1992(6):39-41.
被引量:2
4
洪辛木.
植根于社会生活的个性化探索──读冯平的《评价论》[J]
.哲学研究,1997(7):15-19.
被引量:1
5
陈新汉.
主体需要、评价标准及其选择──对评价活动机制中一个环节的思考[J]
.求索,1995(1):49-52.
被引量:4
6
何庆仁.
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J]
.法学研究,2004,26(5):45-57.
被引量:59
7
秦越存.
价值评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J]
.唯实,2002(6):3-6.
被引量:11
8
大谷实,王昭武.
日本刑法中正犯与共犯的区别——与中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照[J]
.法学评论,2002,20(6):113-119.
被引量:50
9
晏辉.
关于社会评价的几个问题[J]
.人文杂志,2001(6):34-40.
被引量:4
10
庄劲.
想象的数罪还是实质的数罪——论想象竞合犯应当数罪并罚[J]
.现代法学,2006,28(2):107-115.
被引量:34
引证文献
2
1
朱道华.
共犯本质:一个反思性检讨[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2):80-87.
被引量:4
2
张春秀.
评价论研究述评与发展趋势展望[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25(4):34-3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魏晖.
新时代乡村价值研究进展与展望[J]
.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2):38-45.
2
江溯.
犯罪参与体系中的行为概念与行为人概念[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7):34-41.
被引量:4
3
朱重庆.
论共犯的本质[J]
.学理论,2011(32):128-129.
4
张伟.
帮助犯概念与范畴的现代展开[J]
.现代法学,2012,34(4):18-27.
被引量:16
5
符天祺.
限制正犯概念的批判性考察——基于构成要件的视角[J]
.刑事法评论,2015(2):157-171.
1
孙伯鍨.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路径问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2):1-3.
被引量:6
2
孟娟,彭运石.
人本心理学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6):35-39.
3
薛富兴.
新儒家: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要素分析[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1(1):70-76.
被引量:3
4
陈望衡,张黔.
中西美学本体论比较[J]
.民族艺术研究,2003,16(3):14-28.
被引量:5
5
戴庆苏.
《国富论》的经济伦理思想探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0):82-85.
6
欧阳康,石德华,钟林.
社会公正的复杂性与当前中国社会公正的特殊性--国家治理的科学依据与合理路径[J]
.哲学研究,2016(8):97-104.
被引量:5
7
胡寄南.
对西方现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理论的分析[J]
.心理咨询师,2011,10(6):6-9.
8
胡寄南.
对西方现代心理学三大流派理论的分析[J]
.心理咨询师,2010(5):13-16.
9
张选朝.
生存哲学的价值审视——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哲学反思[J]
.天府新论,2008(1):23-26.
被引量:3
10
胡庆松.
马克思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径[J]
.商,2016,0(16):119-119.
学术研究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