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作用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山区面积为663.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69.1%。山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4%,人均占有土地约15亩,但粮食单产较低,约占全国平均产量的60%-7%,,其中旱涝保收的耕地仅占30%左右,农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山区的特点是: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破坏后恢复难度大。长期以来,
作者
陈云明
吴钦孝
机构地区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出处
《科学》
1999年第9期51-52,共2页
Science
关键词
枯枝落叶层
水土保持
耕地资源保护
危害
分类号
S15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3
1
张勇.
浅议沙棘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
.沙棘,2007,20(2):27-29.
被引量:3
2
准确认识新时期沙棘事业特殊重要性——鄂竟平副部长在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座谈会上的讲话[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3(2):1-1.
被引量:6
3
杨芳.
沙棘的研究进展[J]
.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4,27(1):79-81.
被引量:53
4
张吉科,林美珍.
沙棘药用研发的回顾与展望[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4,2(2):35-40.
被引量:10
5
韩冰,吴钦孝,刘向东,汪有科,赵鸿雁.
林地枯枝落叶层对溅蚀影响的研究[J]
.防护林科技,1994(2):7-10.
被引量:12
6
黄义端,田积莹,雍绍萍.
土壤内在性质对侵蚀影响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89,3(3):9-14.
被引量:38
7
侯喜禄,曹清玉,白岗栓.
陕北黄土区不同森林类型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9(2):20-24.
被引量:25
8
段毅.
沙棘营养活性成分与人体健康[J]
.甘肃科技,2005,21(4):166-167.
被引量:9
9
赵鸿雁,吴钦孝.
黄土高原沙棘林水土保持功能研究[J]
.沙棘,1996,9(2):29-33.
被引量:22
10
郭百平,王子科,阎晋民.
天然沙棘林减水减沙效益试验研究[J]
.沙棘,1996,9(4):32-3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梁玉清,刘平,陈鑫娇.
沙棘水土保持功能及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2):35-38.
被引量:6
2
陈云明,刘国彬,徐炳成,陈永勤.
我国沙棘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2(2):88-92.
被引量:20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陈云明,刘国彬,徐炳成.
黄土丘陵区人工沙棘林水土保持作用机理及效益[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595-599.
被引量:27
2
吴淑芳,刘建凯.
黄土高原沙棘林抗侵蚀性能研究综述[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5,3(2):43-47.
被引量:8
3
土小宁,许涛,夏静芳.
黄土高原中部沙棘林干物质积累机理[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5,3(3):26-29.
被引量:4
4
卢建利,陈云明,张亚莉,李卓,徐敬华.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沙棘生长对土壤水分及养分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3):137-140.
被引量:14
5
王新奇,杨方社,张日俊.
黄河粗沙区沙棘柔性坝拦沙效应与数学模拟[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3):94-98.
被引量:1
6
胡建忠,杜文嫣,郭海,殷丽强,刘丽颖,何京亮,郭建英,夏博.
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雌雄分异规律[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2):29-34.
被引量:1
7
梁玉清,刘平,陈鑫娇.
沙棘水土保持功能及资源利用研究进展[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09,21(2):35-38.
被引量:6
8
张日俊,温新丽,李怀恩,郭慧芳.
植物谷坊的生态恢复效应初探[J]
.人民长江,2010,41(6):92-94.
被引量:1
9
王新奇,杨方社,张日俊.
黄河粗砂区沙棘柔性坝拦沙效应与数学模拟[J]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36-40.
10
张日俊,董增川,李怀恩,王英华,郭慧芳.
沙棘“柔性坝”对砒砂岩区生态调控效应试验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2):18-20.
1
任治.
当前我国耕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青海农林科技,2011(1):43-47.
被引量:5
2
井源学.
建设新农村视角下耕地资源保护问题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09(12):42-42.
3
聂庆华,包浩生.
中国基本农田保护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2):31-35.
被引量:44
4
潘锐.
我省粮食增产的总体规划[J]
.农村科学实验,2008(10):24-24.
5
王友凤,鲁丽波.
生态脆弱区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探讨——以鄂尔多斯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8):282-283.
被引量:7
6
杨宏,张少凯,魏晓宇,王丽敏,孙环,朱嘉伟.
荥阳市城镇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协调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6):117-121.
被引量:2
7
曲云壮.
小议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J]
.新农村(黑龙江),2012(9).
8
张转贵.
永善县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模式探讨[J]
.绿色科技,2015,17(4):18-19.
9
杨富强,杨长琴,刘瑞显,张国伟.
不同生育期渍水对棉花恢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2):108-110.
被引量:6
10
乔晓娜.
耕地资源减少的原因及合理利用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1):348-348.
被引量:4
科学
199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