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致病菌最小抑菌浓度(MIC)的研究和抚顺地区36年致病菌耐药情况的变迁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对抚顺地区36年来临床常见致病菌耐药情况进行了连续的观察,提出了感染细菌种类的变迁总的趋势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逐渐增多,条件致病菌和正常菌群中某一种细菌在同一检材中反复检出,有一定的量,占有一定的优势,造成机会性感染明显增高,应引起临床重视。三种顽固性细菌,金黄葡萄球菌,检出率呈波浪性;大肠埃希氏菌逐年增高;绿脓假单孢杆菌检出率相对稳定,致病菌耐药情况60~70年代临床常用抗菌素,耐药性极高。临床不宜选用。80年代生产的抗菌素的耐药性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在抗感染中应选用敏感。低毒副作用小的抗菌素,90年代生产的新抗菌素,对致病菌耐药性多数为敏感。目前抗菌素的应用十分混乱。指导临床用药的唯一依据是药物敏感试验,由过去采用彭迪氏法(单片法)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K—B法都属于定性试验,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我院开展了细菌对抗生素最小抑菌浓度的实验研究,可指导临床更科学、更合理、更准确的选用抗菌素,在敏感的药物中可以做到优中选优,在治疗重症感染、混合感染、婴幼儿、孕妇抗感染选用抗菌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出处 《中华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4年第6期22-24,共3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