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影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拉米夫定治疗时HBV YMDD变异发生率的因素。方法 将152例慢乙肝病人分为血HBV DNA持续阳性组(39)和HBV DNA反跳组(113)、血HBeAg阳性组(104)和阴性组(48)、ALT高于正常3倍组(82)和低于正常30%组(70),伴肝硬化组(41)和不伴肝硬化组(111)。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各组病人的HBV-YMDD变异发生情况,计算各组病人中的HBV YMDD变异率,所得数据用,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V DNA在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持续阳性的病人39例,HBV DNA在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发生反跳的病人113例,两者相比HBV YMDD变异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12.08,P<0.005);用拉米夫定治疗前HBeAg阳性的病人104例,用拉米夫定治疗前HBeAg阴性的病人48例,两者相比HBVYMDD变异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9.84,P<0.005);用拉米夫定治疗前血ALT在正常上限3倍以上的病人82例,用拉米夫定治疗前血ALT在正常上限3倍以下的病人70例,两者相比HBV YMDD变异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7.58,P<0.01);慢性肝炎不伴肝硬化发生的病人111例,慢性肝炎伴肝硬化发生的病人41例,两者相比HBV YMDD变异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x^2=2.74,P>0.05)。结论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前后HBV DNA变化方式、治疗前血ALT水平、治疗前HBeAg血清标志物等因素与HBV YMDD变异发生率相关,HBV DNA在用拉米夫定治疗后发生反跳的病人、治疗前血ALT水平较高的病人及治疗前HBeAg阳性的病人HBV YMDD变异发生率较高,而慢性肝炎病人是否发生肝硬化与HBV YMDD变异发生率无相关。
出处
《世界感染杂志》
2004年第3期258-260,共3页
World Journal of Inf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