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4年第4期44-44,共1页
Chemical Analysis And Meterage
同被引文献5
-
1Committee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strument,CAEPI.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2004年发展报告[J].中国环保产业,2005(11):22-24. 被引量:1
-
2柏仇勇.审时度势 创新发展 全方位推进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1):1-5. 被引量:19
-
3孟庆军,杨俊慧,张利群,杨艳,马耀宏,史建国.生物监测在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科学,2006,19(3):39-41. 被引量:7
-
4陈玉瑞,鲍健强,项浙学.整合科技资源,构筑浙江共性技术科技创新体系[J].管理工程学报,2002,(2):69-71.
-
5刘建国,刘文清,魏庆农.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产业状况及监测高技术创新的研究[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2,15(2):14-1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8
-
1张涛,张宁红,黎刚.探索资源共享机制 研发环境监测技术转化平台[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3):1-3. 被引量:4
-
2孙海林,左航,贺鹏.环境监测专用仪器环境技术认证路线初探[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1):5-7. 被引量:1
-
3张璘,郝英群,姜勇.江苏省地表水监测断面优化调整的构思[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1,3(2):54-56. 被引量:12
-
4成国兴,吴旻妍,王亚超,薛媛媛,张仁泉.谈苏州市环境监测从标准化到基本现代化的探索[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3,5(2):54-56. 被引量:1
-
5张璘,司蔚,李艳萍.优化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成效分析[J].环境科技,2014,27(4):52-54.
-
6刘伟,解军,耿明.山东省环境监测技术演练实践与探讨[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5,7(1):49-51. 被引量:1
-
7王亚琴,叶恭银.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9):274-277. 被引量:3
-
8林云杉,黄聚聪,陈文花,吴烨飞,王颢,白亮.“十四五”时期福建省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优化调整研究[J].海峡科学,2023(4):48-51.
-
1范世福.新形势下我国分析仪器事业的发展[J].现代科学仪器,1999,16(3):11-15. 被引量:8
-
2范世福.我国分析仪器事业面临的挑战[J].现代科学仪器,1993(3):7-10. 被引量:1
-
3范世福.新形势下我国分析仪器事业的发展[J].分析仪器,1999(3):1-5. 被引量:1
-
4何华焜,陈江韩,何志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光谱仪器与分析,1997(1):6-8. 被引量:1
-
5李国祥.国外分析仪器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J].仪表工业,1990(2):14-16.
-
6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依靠科技 实现腾飞[J].中国科技信息,2004(20):53-54.
-
7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J].中国仪器仪表,2012(S2):116-118. 被引量:1
-
8范世福.论分析仪器事业的发展[J].光谱仪器与分析,2003(1):1-8.
-
9杜晶.浅谈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7):486-486.
-
10彭毅文.分析仪器技术等级测评方法的研究[J].钢铁研究,1999,27(4):32-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