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最美的绿茶——婺源茶业发展刍论
被引量:3
出处
《农业考古》
2004年第2期99-102,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同被引文献19
-
1陈文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繁荣中华茶叶经济[J].农业考古,1991(2):1-1. 被引量:1
-
2易昌泰.文化:茶叶经济竞争的新战场——略论茶文化对茶叶经济的促进作用[J].农业考古,1991(4):3-9. 被引量:2
-
3朱永生.略论我国茶叶市场开发[J].农业考古,1991(4):261-264. 被引量:1
-
4黄志根,朱晓玲.中华茶文化发展的几个问题[J].农业考古,1997(4):1-4. 被引量:2
-
5曾莉冰.出类拔萃的中国茶文化与精神文明[J].农业考古,1997(2):38-40. 被引量:4
-
6程启坤.婺源茶叶的优势和发展思路[J].农业考古,2004(2):85-88. 被引量:4
-
7廖万有.试论提高我国茶业国际竞争力的应对措施[J].中国茶叶加工,2004(4):4-8. 被引量:11
-
8王天玺.茶·茶文化·茶产业——关于振兴云南茶叶产业的调查报告[J].求是,2002(7):30-35. 被引量:6
-
9曾庆圣,吴琼辉.广东省茶产业经营现状与发展对策[J].经济林研究,2005,23(1):88-90. 被引量:7
-
10许咏梅.中国制茶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3):19-24.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14
-
1罗庆芳.用文化的力量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J].农业考古,2007(5):18-20. 被引量:2
-
2何庭发.茶文化与茶叶经济发展研究[J].新经济,2014(11):18-19. 被引量:6
-
3刘超勇,吴志远.基于企业家视角的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江西修水县为例[J].农业考古,2015,0(2):193-197.
-
4吕萍.浅析中国的茶文化[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0(5):134-134.
-
5刘佳佳,李道和.整合江西省茶叶品牌方案的政策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26(7):153-154. 被引量:3
-
6孙永明,叶川,张昆,杨普香,李道和,熊文.江西省茶叶产业发展分析报告[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8):110-114. 被引量:9
-
7王美玲,徐爱珍.江西省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分析[J].南方农业,2016,10(21):177-178. 被引量:2
-
8李文金,杨普香,李道和.江西省茶产业发展概况及“十三五”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2016,28(12):119-122. 被引量:9
-
9李艳庆,魏荟颖.河北省茶文化产业路径创新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5):188-189.
-
10孔柠檬,张剑锋.江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升级研究[J].农业考古,2017,0(5):242-245. 被引量:4
-
1孙喜成,赵海燕.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原因与对策探析[J].价值工程,2010,29(9):168-168.
-
2李善伟.试论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原因与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0,0(10Z):183-183.
-
3贫困村翻身记[J].天津支部生活,2012(9):39-39.
-
4李汛.伊犁宾馆观列宁雕像[J].中华诗词,2010(8):19-19.
-
5古木夕羊搭乘英伦地铁去旅行[J].纺织服装周刊,2011(13):64-64.
-
6郑文才,李万博.团结奋进铸平安——本溪市人防办改革发展写真[J].中国人民防空,2010(5):28-32.
-
7张锐.求学MBA[J].培训,2016,0(12):85-87.
-
8沈鹏熠.文化营销:市场营销的关键一跃[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15):72-73. 被引量:1
-
9罗义翀.发家致富靠你爸[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6):61-62.
-
10白惠.说竹[J].审计月刊,2005(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