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中的有效主体分析及资助模式探讨
被引量:2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47-48,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6
-
1张桂敏.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34-34. 被引量:22
-
2俞骏.国家大学生助学贷款违约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5(7):237-238. 被引量:24
-
3陈敏,刘海莉.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失信惩罚机制构建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2):32-34. 被引量:3
-
4曹夕多.国家助学贷款市场与信息不对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3-40. 被引量:7
-
5王民忠,邹华东,狄涛.完善高校贫困生救助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4(6):40-41. 被引量:17
-
6申卫东.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5):367-370. 被引量:7
-
1花军.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5(4):45-47. 被引量:9
-
2张志勇,高永新.浅谈大学生经济资助有效性分析[J].学理论,2013(24):338-339.
-
3王传印,常田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实践途径[J].祖国,2017,0(4):124-124. 被引量:2
-
4陈凡峰.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兼论高校贫困生非经济资助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大观周刊,2011(44):6-7.
-
5许光伟.行为主体分析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及反思——以《政治生活》教学为例[J].卷宗,2013,3(7):159-159.
-
6谢莹莹.听力教学的主体分析与听力教学[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44-47.
-
7庄岩,于利,于德华.适应新形势 完善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86-87. 被引量:7
-
8邵焕举.构建“三助一体”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模式——以宿迁学院为例[J].时代金融,2015(23).
-
9赵炳起,李永宁.高校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J].事业财会,2006(6):26-29. 被引量:27
-
10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发展与建设[J].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0(1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