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笔谈讨论(38) 盘点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后现代艺术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术》自2001年下半年第七期,发表了王仲先生历史性的长文《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紧接着从第8期开始,高瞻远瞩地组织了“‘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的大讨论,全面地、深入地、持久地展开了对中国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艺术的清理,提倡用“真”、“善”、“美”的原则建立中国艺术的立场。
作者
李倍雷
机构地区
大连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4-59,共6页
Art Magazine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中国
后现代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立场
艺术价值
分类号
J12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吕品田.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4) 艺术理想与文化立场[J]
.美术,2001(11):58-59.
被引量:2
2
李倍雷.
对后现代“行为艺术”及其话语的批评——兼与朱青生博士商榷[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4):88-92.
被引量:5
3
朱青生.
这是现代艺术[J]
.美术,2001(4):34-34.
被引量:15
4
J.马什,黄书进.
后现代主义对理性批判的悖论[J]
.国外社会科学,1990(4):3-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陈寅恪著,刘桂生,张步洲.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
朱青生.
这是现代艺术[J]
.美术,2001(4):34-34.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24
1
田德文.
国内海德格尔研究概述[J]
.哲学动态,1990(5):7-9.
2
韩震.
论后现代非理性主义的新特征[J]
.社会科学辑刊,1995(2):5-14.
被引量:7
3
李倍雷.
对行为艺术“批评”的批评——拮难《这是现代艺术》[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2(2):57-59.
4
赵保林.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笔谈讨论(47) 要秉持健康的审美理想——兼论民族审美精神[J]
.美术,2005(4):68-70.
5
徐豪,于雪,李墨.
现代艺术与现代广告创意[J]
.艺术百家,2005,21(4):77-79.
被引量:5
6
徐豪,陈明.
现代广告艺术与现代艺术行为中的广告[J]
.中国广告,2006(7):81-84.
被引量:1
7
李金仙.
后现代艺术的失范性[J]
.大连大学学报,2007,28(4):58-61.
8
陆曦.
法国公共空间与当代艺术的结合[J]
.城市环境设计,2008(2):92-94.
9
余庆辉.
月份牌与当代架上绘画的创新[J]
.美术向导,2008(3):49-52.
10
周晓梅,吕俊.
颠覆与重建:翻译批评中的理性反思[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4):64-68.
同被引文献
34
1
江泽民.
在中国文联七大、中国作协六大上的讲话[J]
.美术,2002(1):10-11.
被引量:1
2
盛葳.
后现代艺术在中国[J]
.山花,2006(9):6-27.
被引量:2
3
彭修银,杨爱新.
后现代艺术思潮的中国变体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家,1999,14(1):54-57.
被引量:11
4
易英.
现代主义之后与中国当代艺术[J]
.美术研究,1996(1):33-38.
被引量:7
5
姚文放.
中国的后现代艺术倾向及其意义[J]
.文史哲,1994(1):3-8.
被引量:2
6
周来祥.
近代对立的崇高和崇高型的近代艺术[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1(6):5-8.
被引量:1
7
毛娜.
中国后现代艺术现象及其特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5):167-168.
被引量:3
8
曹桂生.
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终结——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进行一次系统梳理[J]
.美术,2004(11):60-71.
被引量:11
9
河清.
“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笔谈讨论(39) 国际当代艺术在根本上是一种美国艺术[J]
.美术,2004(9):40-44.
被引量:1
10
苏坚.
也谈中国后现代艺术[J]
.美术学报,2001,29(2):29-3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黄有迪.
后现代游戏说不符合社会主义美术创作的原则[J]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0(3):95-97.
2
周鼎,刘建理.
地平线上凸现的风景——中国后现代主义艺术论争30年[J]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1):16-18.
3
窦薛霖.
论后现代艺术的自由与丑陋[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3(2):98-99.
4
王洪岳.
情趣与真理——论近代中西艺术观念的逆向演变[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8(2):52-60.
5
黄阳惠智.
浅论西方新纪实摄影的转变[J]
.明日风尚,2019,0(17):158-1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谢景舒.
从"真情"与"真相"浅析新纪实摄影[J]
.摄影与摄像,2022(6):149-152.
1
陈建军.
论欧阳予倩早期艺术人生中的唯美主义[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2(2):94-101.
被引量:1
2
迟丹,孟力.
印象派在高校色彩教学中的体现和应用[J]
.美术大观,2009(9):145-145.
被引量:1
3
严善錞.
李津和靳卫红的水墨面(节选)——由“第一届《诗书画》年度展——‘男·女’”想到的问题[J]
.艺术当代,2016,0(2):86-87.
4
刘墨.
中国现代书画艺术三题[J]
.荣宝斋,2004(3):81-87.
5
风采 李刚田[J]
.中国书法,2015(2).
6
饶建华.
由“毕加索版画巡回展”所想到的[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1):78-78.
7
康书增.
奏响新世纪的黄钟大吕[J]
.美术,2001(11):59-60.
8
谭红梅.
艺术创作之“真”[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13):48-49.
9
宋术成.
守住艺术教育的审美底线[J]
.当代教育科学,2007(10):64-64.
10
王玲.
浅析中国当代油画重新审视“真、善、美”审美理想的重要性[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09(8):24-25.
美术
2004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