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党的十六大确定,我们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保持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当前,如何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面I临的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作者
王东进
戴光前
钟启权
张常韧
机构地区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国家人事部副部长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
出处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
2004年第3期2-6,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群体性事件
人民内部矛盾
社会秩序
政府职能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59
同被引文献
155
1
游传耀.
互联网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途径[J]
.发展研究,2008,25(9):96-98.
被引量:7
2
毛寿龙.
无限政府的危机应对[J]
.南风窗,2009(2):30-32.
被引量:2
3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62.
被引量:864
4
程延园.
招聘如何向国际劳工标准靠拢[J]
.劳动保障世界,2002,0(2):21-21.
被引量:1
5
陈锡文.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政策[J]
.改革,2004(3):5-11.
被引量:56
6
崔亚东.
对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几点思考[J]
.公安大学学报,2000(6):19-22.
被引量:4
7
吴忠民.
关于程序公正的几个问题[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4):108-113.
被引量:14
8
王中汝.
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
.科学社会主义,2004(5):39-42.
被引量:97
9
赵鼎新.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
.社会学研究,2005(1):168-209.
被引量:194
10
吴忠民.
和谐社会与中国改革新阶段[J]
.学海,2005(1):48-5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0
1
吴忠民.
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J]
.东岳论丛,2006,27(2):5-31.
被引量:41
2
王庆功.
关于社会弱势群体与群体性事件问题之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06(10):37-41.
被引量:12
3
徐振光.
论利益分化视野下人大利益表达功能的强化[J]
.学术论坛,2009,32(2):116-119.
被引量:7
4
应星.
“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J]
.社会学研究,2009(6):105-121.
被引量:229
5
应星,徐胤.
“立案政治学”与行政诉讼率的徘徊——华北两市基层法院的对比研究[J]
.政法论坛,2009,27(6):111-121.
被引量:37
6
张健.
群体性事件中的弱势群体问题研究[J]
.理论学刊,2010(1):94-97.
被引量:13
7
姚亮,吕东霞,林永强.
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矛盾及特征分析[J]
.党政干部学刊,2011(6):56-59.
被引量:4
8
郑蓉.
建立和完善重大群体性事件源头化解机制的对策和建议[J]
.前沿,2011(23):192-195.
9
陈云松.
互联网使用是否扩大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基于CGSS2006的工具变量分析[J]
.社会,2013,33(5):118-143.
被引量:116
10
张荆.
社会变迁中的我国群体性事件状况与国家治理研究[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75-8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59
1
金炜玲,孟天广.
公众参与、政治价值观与公众感知的政府质量——基于2015年中国城市治理调查数据[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21(1):44-57.
被引量:10
2
周尚君.
从执法个案到一般理论:法学研究方法论反思[J]
.政治与法律,2023(1):38-51.
被引量:6
3
黄学贤,李凌云.
我国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理论、进展及走向[J]
.学习论坛,2020,0(3):78-88.
被引量:8
4
朱云品.
民众意愿何以影响政策执行?——以“禁补令”政策在湖县地区的执行失效为例[J]
.中国研究,2022(1):156-180.
5
茹怡珊,夏凌翔.
网络社会矛盾的社会风险分析与应对[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1):173-193.
6
王志明.
雍正朝聚众抗争事件探析[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4(1):234-261.
7
章平,许哲玮.
方言距离与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同群效应 基于广州、深圳、东莞三市的实证分析[J]
.社会,2022,42(5):181-206.
被引量:1
8
张应峰.
清代缉查私盐中的基层生态——以傅戈庄盐店案为中心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7(4):87-97.
被引量:1
9
徐延辉,李明令.
工作单位与政治参与:市场化效应的一个微观管窥[J]
.政治学研究,2021(2):66-78.
被引量:6
10
孟天广,李熠.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行政诉讼制度的政治经济分析——基于司法大数据的分析[J]
.南京社会科学,2021(8):64-75.
被引量:3
1
徐子仁.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化解人民内部矛盾[J]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7-9.
被引量:2
2
本刊编辑部,朱巍巍.
李鹏:民政战线是一条很重要的战线[J]
.中国民政,2012(3):25-25.
3
肖寒.
论统一战线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支持[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311-312.
被引量:1
4
李华.
正确认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J]
.党建研究,2006(8):62-62.
5
杨万民,赵振彦.
党和政府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主体[J]
.河南社会科学,1998,6(4):61-63.
6
崔正军,贾伟杰.
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置群体事件[J]
.学习与实践,1998(10):48-49.
7
孙平.
从如何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谈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意义[J]
.内蒙古检察,2001(2):16-17.
8
姚亮.
从群体性事件看政府公信力的构建[J]
.大连干部学刊,2009,25(6):34-35.
被引量:5
9
刘林亭.
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分析[J]
.实事求是,2003(1):26-28.
被引量:3
10
陆春愿.
浅谈集体上访的成因及对策[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2(4):34-36.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