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0-61,共2页
同被引文献9
-
1陈锡文.新阶段要深化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认识[J].理论前沿,2002(14):9-11. 被引量:8
-
2马洪 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200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
3张者.谏言--中国经济发展要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4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5张者.谏言——中国经济发展要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6马洪 王梦奎.中国发展研究(2002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
7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
8李学工.构建新型农商关系 促进超市连锁成长[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7(1):35-38. 被引量:5
-
9陆学艺.农村要进行第二次改革 进一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农民的束缚[J].中国农村经济,2003(1):13-19.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4
-
1王永平,杨永志,张美钧.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 促进贵州农民持续增收对策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4,23(6):64-68.
-
2吴福军.对加快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6-59.
-
3胡茂成.循环经济背景下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思考与对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5):105-109. 被引量:4
-
4王永平,裴晓红,梁岸钰,杨永志.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及持续增收路径选择[J].贵州农业科学,2003,31(5):72-7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黄勇.武陵山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对策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4):67-69. 被引量:2
-
2陈远双.贵州“三农”问题的显著特征与解决途径研究[J].科技导报,2005,23(1):50-53.
-
3熊军.对贵州农民进城问题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3):133-135. 被引量:1
-
4蒙永福.贵州农民增收减缓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2):82-87. 被引量:2
-
5蔡立旺.农户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步凤镇农民植棉及品种更新的过程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2):133-137. 被引量:12
-
6王军,宋祖红.比较优势陷阱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4):158-160.
-
7秦中庆.日本制面新技术发展动向(二)[J].粮食与食品工业,1999,7(4):34-37. 被引量:2
-
8薛艳丽.基于县域循环经济的河南农村庄园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4):74-80.
-
9杨佳,谭志喜.武陵山民族地区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分析——基于恩施州农户的调查[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9(6):64-69. 被引量:3
-
10乔川川.提高贵州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问题研究[J].中国商界,2010,0(7X):350-350. 被引量:1
-
1肖雨.增加农民收入列为农业部核心目标[J].中国牧业通讯,2003(08A):4-4.
-
2曹碧珍.调整农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J].福建稻麦科技,2007,25(4):41-41.
-
3农业部2013年重点:创新农业生产经营[J].种业导刊,2013(3):32-32.
-
4涂莲英.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J].老区建设,2005(8):10-11.
-
5丁泽霁.在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社会化[J].经济研究,1992,27(1):48-52.
-
6苏璐琳,余彦琳.定西地区农民家庭经营及负担情况分析[J].甘肃农业,1999(10):41-42.
-
7辽宁农民收入创历史最高水平[J].辽宁经济统计,2003(3):36-37.
-
8北京郊区农民家庭经营问题浅析[J].首都信息化,1998(11):33-35.
-
9畜牧业渐成大产业[J].吉林畜牧兽医,2006,27(9):65-65.
-
10于光军.瞄准核心目标 推进内蒙古城乡统筹发展[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9(2):18-20.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