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鱼类上皮囊肿病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鱼类上皮囊肿病(epitheliocystis disease)是一类鱼类细菌性疾病,1969年美国学者Hoffman和Dunbar等(1969)首先在大鳍鳞鳃太阳鱼(Lepomis macrochirus)上发现本病,称之为上皮囊肿病;病原体具有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和衣原体(chlmydia)的许多特征,在鳃,鳍和体表等的上皮细胞内寄生,胞内增殖,聚集形成大包涵体;被寄生的上皮细胞肥大化,形成肿囊(cyst)与病毒性淋巴囊肿病(Lymphocystis)相似,称此肥大化细胞为上皮囊肿细胞(epitheliocystis cell)。次年,Wolke等(1970)在条纹石鮨(Morone saxatilis)和美洲狠鲈(M.americanus)上亦发现此病。此后,在多种海、淡水鱼中报道此病;早期报道本病不产生严重危害,是一类鱼类周年发生的慢性病。1975年2月,在地中海的Akaba湾,人工孵化Sparus aurata稚鱼发病,死亡率达25%。至7月才长到4—6cm;经Papema等(1977、1978)研究确认,是患上皮囊肿病,病鱼生长迟缓,鳃盖变形,呼吸困难,鳃小片上形成肿囊,鳃小片变形,首例证明上皮囊肿病具有很强的危害性。Molnar和Boros(1981)在研究鲤鱼粘液分泌过多症(carpmucophilosio)时发现,Plehn(1920)报道的鲤鱼粘液分泌过多症并非由单胞藻和真菌的寄生而引起的,而是上皮囊肿病,是由此致使鱼类大量死亡,因此,进一步证实上皮囊肿病的危害性。1984年5月,日本从香港引进真鲷苗种,至7月下旬死亡率达20%,经研究确认,是上皮囊肿病致死,因此,本病已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江草周三(1987)对该病的研究报道作了综述,本文就以此为蓝本,对上皮囊肿病作概要的介绍。我国至今未见有关的报道,但日本方面称1984年引进的香港真鲷苗种是由广东沿海捕捉供货的,认为我国广东沿海有本病病原存在。同时,国内多种鱼的人工育苗常有大批量死亡的原因不明,是否以此病有关?因此,我们将江草周三(1987)的综述编译,以供我们进一步研究之需。
出处 《福建水产》 1993年第4期83-86,82,共5页 Journal of Fujian Fisheries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