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不真正不作为犯的构成要件类型及其适用 被引量: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以往刑法理论对如何理解并适用不真正不作为犯问题的探讨 ,主要局限于作为义务的发生根据上 ,并导致不真正不作为犯与犯罪论体系和罪刑法定主义之间存在矛盾。从犯罪构成要件的角度看 ,不真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之未规定 ,属于立法者未能详细地描述出的构成要件要素 ,它需要法官在适用时根据法律解释原理予以补充 ,在构成要件构造上它属于开放性的 ,是一种与封闭的构成要件类型的作为犯具有相对意义及同等可罚性的犯罪类型。它与犯罪论体系以及罪刑法定主义之间均不存在矛盾。不真正不作为犯之作为义务的未规定不属于法律漏洞 ,对之应以狭义的法律解释方法适用之。
作者 刘艳红
出处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61,共10页 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Law(Law Edition)
基金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资助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LB S. 47(6). Vgl. Claus Roxin: Offene Tatbest a und Rechtsplichtmerkmaie, 1970,s. 1-3f.
  • 2刘艳红.《开放的构成要件理论研究》.北京大学2001届博士学位论文,第96~127页.
  • 3[日]福田平 大仁 李乔译.《日本刑法总论讲义》[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 4许玉秀.论西德刑法上保证人地位之实质化运动[J].台湾:法学论丛(东海大学法律学系),1987,(3).
  • 5[日]日高义博 王树平译.《不作为犯的理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6页.
  • 6陈志龙.《开放性构成要件理论》[J].台湾:台大法学论丛,1991,(1).
  • 7[日]大塚仁 冯军译.《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9页,第280页.
  • 8刘艳红.论大陆法系违法性判断理论的缺陷及弥补[J].法商研究,2001,18(4):89-98. 被引量:15
  • 9[德]KarlLarenz 陈爱娥译.《法学方法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392页.

二级参考文献3

  •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Hans-HeinrichJescheck),(德)托马斯·魏根特(ThomasWeigend)著,徐久生.德国刑法教科书[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 2(德)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V.Liszt)著,徐久生.德国刑法教科书[M]法律出版社,2000.
  • 3[日]大塚仁 著,冯军.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共引文献89

同被引文献144

引证文献18

二级引证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