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4年第4期74-78,共5页
Ocea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共引文献74
-
1阎琨,江宇辉,吴菡,张雨颀,侯煜欣.推进学科-专业二元治理体系改革:理性辨析和实现路径[J].高等教育评论,2022,10(2):242-256. 被引量:1
-
2崔建华.高等教育产业化趋势中的品牌战略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31(S1):149-154. 被引量:3
-
3卢韫实,罗瑾琏.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研究的现状及动态[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4):294-297. 被引量:8
-
4林年冬,龚涛.实行“五结合” 加强专业质量建设[J].交通高教研究,2004(6):40-42.
-
5彭春生,顾松明.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6):26-28. 被引量:11
-
6王英娜.我国高等院校新专业设置问题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62-63. 被引量:19
-
7张云霞,于维洋,刘琳.河北省高等教育现状及其与产业经济的关系[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1):130-134. 被引量:5
-
8林年冬.浅议广东省海洋经济与海洋高等教育的互动发展[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5,22(2):103-107. 被引量:6
-
9林年冬,何真.广东省海洋类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J].中国农业教育,2005,6(2):17-19. 被引量:1
-
10张云霞,于维洋,刘琳.河北省高校专业结构特点、存在问题及调整设想[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2):266-2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6
-
1赵立增,吴建华.基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品牌专业建设策略研究[J].继续教育,2006,20(8):4-6. 被引量:12
-
2黄世秀.高职品牌专业建设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50-51. 被引量:11
-
3大卫·爱格;沈云骢;汤宗勋.品牌经营法则:如何创建强势品牌,1999.
-
4李英.扩招与入世:高校专业建设如何应对[J].中国高教研究,2001(2):80-81. 被引量:17
-
5殷翔文.积极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 大力建设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J].中国高教研究,2001(9):13-15. 被引量:36
-
6贡福海,孙绍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创建品牌特色专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6(4):74-76.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4
-
1黄志鹏.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探讨——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专业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7):138-139. 被引量:5
-
2郑蕾,尤凤翔.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分析与思考[J].职业时空,2011,7(12):1-4. 被引量:4
-
3加建荣,郭宜昌,刘艳.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大学生素质培养之浅见[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26(4):124-126.
-
4蒋祥龙,王翠云.论高职院校品牌专业建设[J].宿州学院学报,2014,29(1):114-117. 被引量:9
-
1李明,马兆虎.试论烟台海洋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J].海洋信息,1999(11):5-7.
-
2孙立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分析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6):52-52. 被引量:3
-
3陈烈南,王俊茹.在物探项目管理中应抓好五项工作[J].当代经济管理,1989,23(1):39-41.
-
4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J].中国测绘,2005(6):12-12.
-
5崔振民.健全地质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议[J].煤炭经济研究,2009,29(7):85-87. 被引量:5
-
6陈晓伟.海洋强国呼唤海洋人才高地[J].中国人才,2012(12):14-16. 被引量:3
-
7陈晓伟.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人才保证——国家海洋局倾力打造海洋人才队伍[J].中国人才,2012(1):36-37. 被引量:3
-
8六盘水市气象局人员及科研情况简介[J].贵州气象,2009,0(S1):164-164.
-
9王芳.关于中国海洋国情的报告——海洋科技机构基本情况统计及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8,15(1):31-34. 被引量:3
-
10河南石油勘探局地质调查处[J].河南石油,2006,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