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道德能力是人们认识道德现象、理解道德规范,在面临道德问题时能够鉴别是非善恶,作出正确评判和道德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能力。它是人的本质能力,是顺利完成道德行为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条件。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养成,既不能企求单向的道德灌输,也不能寄希望于青少年自身的自然成长,而必须从道德教育理念、教育者与青少年的关系、道德教育的过程内容和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变革。
作者
蔡志良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25,共3页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青少年
道德教育
教育理念
师生关系
教学内容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3
同被引文献
60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3
1
吴康宁.
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7(3):10-18.
被引量:212
2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A]..《中国教育改造》[C].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50页.
3
Power, C · Kohlberg, L. 'Using a Hidden Curricnlum for Moral Education ' In The Education Digest, May1987, P. 12.
共引文献
213
1
韩雯雯,韩凯,董方.
从道德学习角度增强南疆高校师范生德育养成教育实效性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3):183-184.
2
刘芳.
当代道德教育需要“规范约束”与“教会选择”共进[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23-24.
被引量:1
3
陈远东.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能力[J]
.咸宁学院学报,2003,23(4):29-31.
4
孙成娟,李加兵.
创新德育体系增强德育实效[J]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0(4):102-105.
5
苗曼.
学校德育低效原因探微[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46-147.
被引量:1
6
宋晔.
现时代人类的价值取向与国民理想人格重塑[J]
.现代教育论丛,2001(2):11-14.
被引量:14
7
吴永军.
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一种社会学分析[J]
.现代教育论丛,2001(6):16-18.
被引量:2
8
罗苹.
浅议德育中的能力培养[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S2):248-250.
9
葛桦.
主体性道德选择:当代道德教育的内在诉求[J]
.重庆社会科学,2008(2):96-99.
被引量:4
10
易进.
认知规律与思政教学的内在心理微环境分析[J]
.科教导刊,2014(12).
同被引文献
60
1
余谋昌.
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
.长白学刊,2007(2):138-140.
被引量:61
2
唐慧玲.
浅议教师的品味与师范生的师德教育——师德建设中的一个层面[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7(5):54-55.
被引量:2
3
刘超良.
学校德育制度的价值缺陷与变革——制度伦理学分析[J]
.现代教育论丛,2006(3):54-59.
被引量:2
4
徐运华,赵平.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与发展趋向[J]
.传承,2009,0(22):40-41.
被引量:4
5
王进军,卢红.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分析[J]
.基础教育研究,2004(6):28-29.
被引量:1
6
李颖.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J]
.教育评论,2004(3):26-29.
被引量:11
7
林建鸿.
邓小平教育思想新探[J]
.柳州师专学报,2004,19(4):65-68.
被引量:2
8
陈正良.
同辈群体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5):61-64.
被引量:73
9
廖才茂.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理论依据[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6):74-78.
被引量:35
10
寇彧.
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J]
.心理学探新,2002,22(1):55-6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10
1
余慧珍.
基于道德能力培养的高校《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63-66.
被引量:1
2
张颖,祝贺.
英语少年文学中的道德价值取向[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3):70-73.
被引量:2
3
李晓菊.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道德教育探析[J]
.东南学术,2008(4):159-164.
被引量:15
4
刘东升.
论知识经济社会条件下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育[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8(12):30-32.
5
郭洁.
试论《绿山墙的安妮》对青少年价值取向的引导[J]
.考试周刊,2011(15):18-19.
6
贺启静.
浅谈《柳林风声》的教育功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179-179.
7
岳艳.
高等学校道德教育探索[J]
.中国外资,2014(2):252-252.
8
林海瓯.
温州市高中生道德成长风险的应对策略[J]
.考试周刊,2014(40):165-165.
9
农彦.
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原则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2016(14):31-32.
被引量:2
10
周明洁.
道德观念影响源视域下大学生道德发展与德育对策研究[J]
.汉字文化,2019(10):151-15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张雪婷.
柏拉图哲学中的教育思想[J]
.汉字文化,2020(7):170-171.
被引量:2
2
任彦君,王艳芳,肖潇.
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环境道德教育[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9,18(1):86-89.
被引量:2
3
杨林.
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J]
.教育评论,2010(5):40-42.
被引量:11
4
夏宗凤,张华.
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绿山墙的安妮》[J]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1):87-89.
被引量:4
5
王素娟.
论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12(6):7-9.
被引量:1
6
廖小平,孙欢.
当前我国环境道德教育的五大矛盾[J]
.道德与文明,2012(4):144-150.
被引量:2
7
史莉莎.
从成长小说角度对《船讯》的解读[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7):18-19.
8
唐良虎,廖成中.
论绿色大学创建对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的影响[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226-227.
9
李昳,张向前.
美国低碳经济对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7):228-234.
被引量:5
10
万奎.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性思考[J]
.社科纵横,2015,30(6):23-27.
被引量:2
1
蔡志良.
论青少年道德能力的培养[J]
.小学德育,2005(2):48-48.
2
景玮华.
浅析如何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当今孩子到底缺什么[J]
.时代教育,2009(6):181-181.
3
李小鲁.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
.人民教育,2010(22):2-4.
被引量:5
4
付玉华.
让孩子们自然客观地成长[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2):100-101.
5
王玉琨.
挖一方好“池塘”,让种子自然成长——生态大课堂成效初显[J]
.新课程(下),2014,0(8):85-85.
6
陈秀亭.
“野花们”的音乐餐[J]
.师道(人文),2007(1):26-26.
7
漆昌琼.
课改当学巴学园[J]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3(1):55-55.
8
蔡应妹,蔡志良.
论道德能力的涵义及其特征[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6):77-80.
被引量:5
9
金培雄.
回归朴素:一种道德教育理念[J]
.江苏教育研究,2003(8):13-16.
被引量:2
10
郝帅.
体验式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堂上的运用[J]
.商情,2015,0(21):221-221.
教育评论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