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1-55,共5页
Journal of Tianjin Academy of Educational Science
参考文献1
-
1[美]莱斯利·P.斯特弗(LeslieP.Steffe),[美]杰里·盖尔(JerryGale)主编,高文等.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同被引文献19
-
1祝胜硕.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人际关系”的思想对教育的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8(4):153-157. 被引量:14
-
2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评价新探[J].心理学探新,1999,19(1):4-15. 被引量:36
-
3赵耸婷.维果茨基的文化解读与跨越[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3):136-139. 被引量:2
-
4麻彦坤.维果茨基社会建构论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12):6-9. 被引量:14
-
5宋爱芬.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影响[J].昌吉学院学报,2001(4):84-87. 被引量:10
-
6杨雄,陈建军.关于中国儿童安全现状的若干思考[J].当代青年研究,2005(11):1-8. 被引量:14
-
7杜熙茹.瑜伽健身术融入健美操教学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1):109-112. 被引量:41
-
8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6,35(8):12-18. 被引量:146
-
9罗国忠.基于后现代科学观的创新精神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8(2):11-14. 被引量:1
-
10郑国铎 周清玲.马斯洛自我实现观评析——兼论实践在自我实现中的决定作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
1曾燕波.维果茨基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J].家庭教育(中小学版),2014(10):47-47.
-
2苏奕姣.浅论“五四”到建国时期程序教学法的特点[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7):118-119.
-
3赵国瑞.数学家秩事三则[J].数学学习与研究(八年级人教版),2007(3):35-35.
-
4陈碧芬.“数学教育的社会—文化研究”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数学教育学报,2010,19(4):101-102. 被引量:1
-
5靳励.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J].科教导刊,2016(9X):134-135.
-
6何瑞芝.陶行知论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J].中国教师,2006(3):26-28. 被引量:5
-
7何瑞芝.陶行知论教师成为教育研究者[J].教育情报参考,2006(6):34-35. 被引量:2
-
8黄开胜,孟芊.从学术交流看研究生科学共同体培育机制的建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3):57-58. 被引量:4
-
9约翰尼·J.莫伊[美国].技术素养的技术和社会一文化背景[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1(4):12-14.
-
10鲍平平.利用“知识论坛”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建构[J].中小学电教(综合),2007(7):60-6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