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反贫困个体的道德要求
-
1杨志银.从几种贫富观的比较中看“三个代表”的科学性[J].经济问题探索,2002(3):23-25.
-
2杨成珍,牟联华.我国贫富观的变迁[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5(1):90-91.
-
3管晓静.论未成年人侵财犯罪的家庭防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5):66-68.
-
4吴健,肖一平,周文琪,杨圣清,珊珊.毛泽东思想的“一穷二白”论与“贫富观”的辨证——兼评对毛泽东“民粹主义”的批评[J].理论视野,2000(3):45-48.
-
5刘晓.先秦儒家贫富观及其当代启示[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2):159-160.
-
6袁金霞.构建和谐社会应加大城市反贫困力度[J].青海师专学报,2007,27(4):8-11.
-
7洪大用.城市反贫困需要深入反思[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5):36-37. 被引量:1
-
8葛洪才.城市反贫困刻不容缓[J].党建文汇(下半月),2002(9):38-38.
-
9吴碧英.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推进城市反贫困的进程[J].中国社会保障,2000(11):32-33.
-
10陈晖涛.试论我国城市反贫困的路径选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0):142-14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