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农作制度的新进展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作制度(即耕作制度)是农业生产中的基本制度,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一)回顾我国解放40多年来农业生产发展,都与农作制度的发展变革相联系。
作者
牟正国
机构地区
中国农科院作物所
出处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共4页
Tillage and Cultivation
关键词
耕作制度
发展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3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6
同被引文献
173
1
朱忠玉.
长江上游川云贵三省农业自然资源开发方向和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3,2(2):149-154.
被引量:6
2
高凤菊,戴忠民.
浅谈高油玉米的发展前景及利用[J]
.玉米科学,2000,8(z1):79-80.
被引量:5
3
郑有贵,邝婵娟,焦红坡.
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演变成因的探讨——兼南北方两个区域粮食生产发展优势和消费比较[J]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1):99-106.
被引量:33
4
彭廷军,程国强.
中国农产品国内资源成本的估计[J]
.中国农村观察,1999(1):12-18.
被引量:9
5
许斌.
比较优势与广东粮食生产发展对策[J]
.中国农村观察,1997(5):47-51.
被引量:3
6
侯光良,刘允芬.
我国气候生产潜力及其分区[J]
.资源科学,1985,15(3):52-59.
被引量:73
7
邓根云,冯雪华.
我国光温资源与气候生产潜力[J]
.资源科学,1980,10(4):11-16.
被引量:85
8
黄川容,刘洪.
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平原冬小麦与夏玉米生产潜力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S1):118-123.
被引量:29
9
黄国勤.
中国南方红黄壤地区农业生态问题探讨[J]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3,9(1):22-26.
被引量:8
10
刘长江,孔昭宸,朗树德.
大地湾遗址农业植物遗存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探讨[J]
.中原文物,2004(4):26-30.
被引量:44
引证文献
13
1
靳向田,魏永红,牛俊义,王晓明.
水浇地春小麦栽培技术方案的优化决策分析[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29(1):61-67.
被引量:1
2
刘小京,李向军,陈丽娜,隋鹏.
盐碱区适应性农作制度与技术探讨——以河北省滨海平原盐碱区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18(4):911-913.
被引量:26
3
林忠辉,莫兴国.
历史时期黄淮海平原农作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环境演变[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5):1072-1079.
被引量:5
4
黄国勤.
江西省冬季农业的历史发展及其存在问题[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S6):12-25.
被引量:2
5
黄国勤.
江西省冬季农业资源的分布状况[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S6):26-33.
6
黄国勤.
冬季农业生产潜力和增产潜力[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S6):34-38.
7
黄国勤.
冬季农业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S6):39-61.
被引量:1
8
黄国勤.
江西省冬季农业发展前景与全年种植结构优化[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S6):62-68.
9
黄国勤.
江西省冬季农业分区及其合理开发的对策与建议[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S6):69-77.
10
张曦.
阳谷县种植结构及种植制度演变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9):89-89.
二级引证文献
96
1
王道波,周晓果,张广录,李会龙.
作物空间布局的灰色系统决策方法探讨[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1):149-156.
被引量:5
2
彭汉艮,姚霞,朱艳,曹卫星.
种植制度知识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28(2):125-128.
被引量:5
3
冯金侠,张卫建.
中国耕作学学科的历史成就和新世纪若干发展问题[J]
.耕作与栽培,2005,25(4):4-6.
被引量:3
4
张金文,杨祁峰,牛俊义.
陇中引黄灌区小麦产量结构指标及调控技术的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6,31(3):246-251.
被引量:1
5
王辉,屠乃美.
稻田种植制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6,20(5):498-503.
被引量:22
6
次仁央金,李军,金涛.
试论西藏农业资源状况与种植制度发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371-380.
被引量:23
7
王美云,任天志,赵明,李少昆,王晓波,李立娟,陈长利.
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
.作物学报,2007,33(8):1316-1323.
被引量:30
8
谢红梅.
稻田保耕新三熟制对晚秋农田水分再分配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7,29(6):591-595.
9
毛春红,周治国.
基于水资源影响下的种植制度结构调整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436-2438.
被引量:3
10
赵华甫,张凤荣,李佳,唐衡.
北京都市农业种植制度的发展方向——春玉米一熟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2):469-474.
被引量:28
1
刘国江,宋寿才,刘建军,刘国生,王维俊.
花生与粮菜作物间套复种技术研究与推广[J]
.花生科技,1995,24(4):18-20.
2
田间管理[J]
.麦类文摘,1995(5):64-64.
3
蒲雪莉.
阿坝州耕作制度的现状及其改革对策[J]
.阿坝科技,1997(2):27-32.
4
许彪,侯丽薇,栾玉振.
几种抗旱耕作技术简介[J]
.吉林农业,1994(7):18-18.
5
施守华.
广德县2代二化螟发生特点、影响因素及控害策略[J]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109-111.
被引量:1
6
范月梅.
烟稻轮作种植模式分析[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4):109-109.
被引量:5
7
刘伟.
从南京全国植保会看农资发展变革[J]
.农药市场信息,2014(9):29-29.
8
金涛.
西藏耕作制度的变革[J]
.西藏农业科技,2006,28(2):31-35.
被引量:1
9
陈文光.
依法促机 加快四川农业机械化发展[J]
.四川农机,2004(6):7-7.
10
张冀涛,李云毅,王建民.
黄土高原南部作物种植制度改革途径调查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10(A01):157-160.
耕作与栽培
1993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