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习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价值重构
被引量:
29
Learning-based Curriculum Resources: Restructuring the Value of Curriculum Resourc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学习社会化和社会学习化催生着学习化课程,学习化课程依托于学习化课程资源。学习化课程资源是与教授化课程资源相对应,它作为生态化的学习环境文化而存在,并通过学程化、整体性、开放性、动态化、信息网络化等基本特征,以学习本位的开发形态整合内生性和外源性资源获得自己独特的学习价值。
作者
申仁洪
黄甫全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系
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14,共8页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关键词
学习化课程资源
价值重构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092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02
参考文献
16
1
吴刚平.
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
.教育研究,2001,22(9):58-63.
被引量:498
2
吴刚平.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8):24-30.
被引量:349
3
黄甫全.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新世纪课程改革远景[A].比较教育学会.超越与创新—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台北:台湾书店,2000..
4
杜威 姜文闵 译.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55.
5
杜威 赵祥麟 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
6
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
J布里格斯 FD皮特.湍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06.
8
李鹏程.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
9
陈筠泉.新中国哲学事业50年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1999—09—17(A5).
10
邦戈.系统世界观[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4):46-4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美)拉尔夫·泰勒 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3.
2
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112-115.
3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 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85-86.
4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5
黄甫全.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新世纪课程改革远景[A].比较教育学会.超越与创新—比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C].台北:台湾书店,2000..
6
陈筠泉.新中国哲学事业50年回顾与展望[N].光明日报,1999—09—17(A5).
7
卡西尔著 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9..
8
[美]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77页.
9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著、戢守志等译:《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76页.
10
宋原放主编.简明社会学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
共引文献
1092
1
邱德峰,王远征,于泽元.
在地化教育视角下我国乡村教育的发展困境及突围[J]
.教育科学论坛,2022(3):70-76.
被引量:6
2
张国坤.
教师即课程 传承实践创生[J]
.中学数学杂志,2023(3):37-43.
3
朱秀文.
多维度、立体化、构建生命教育新模式——学校、家庭、社会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J]
.新智慧,2019,0(31):22-22.
被引量:1
4
凡勇昆,杨锦丹.
优势挖掘如何助推乡村学校弯道超车[J]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4):32-38.
被引量:4
5
朱薇,李保强.
我国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研究的回溯与展望——基于CNKI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J]
.民族教育研究,2020,31(1):140-147.
被引量:3
6
潘春瑜.
引领·唤醒·提升——网上语文教学如何有效“助学”[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5):76-77.
7
武倩.
科学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碰碰植物”课程为例[J]
.科教导刊,2021(36):78-80.
8
邵容与,胡定荣.
“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家长课程参与:价值、困境与对策[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2):306-323.
9
钱徐恩.
本土资源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初探[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11):226-226.
10
林凯浩.
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当代家庭教育,2022(22):146-149.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28
1
赵丽萍.
项目学习的发展及现实问题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3(S2):32-33.
被引量:22
2
唐汉卫.
对生活道德教育的几点追问[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8):19-23.
被引量:12
3
袁华.
贯彻《规程(修订)》精神,加快中小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步伐[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8):8-11.
被引量:1
4
王俊.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给课程资源带来的冲击[J]
.江西教育科研,2004(7):11-13.
被引量:1
5
钟启泉,姜美玲.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
.教育研究,2004,25(8):32-36.
被引量:127
6
李鸿.
新课程改革与图书馆资源建设[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10):38-40.
被引量:7
7
黄远慧.
论高校网络课程建设与数字图书馆支持服务[J]
.图书馆论坛,2005,25(1):167-169.
被引量:10
8
刘茜.
高中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七个问题[J]
.当代教育科学,2005(1):64-64.
被引量:7
9
杨娅娜,李晴.
地理课程资源:内涵与特征、类型与功能[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1):88-92.
被引量:22
10
黄启厚.
模块教学的设计(二)——《点击高中新课程》学习参考[J]
.云南教育,2005(23):12-1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9
1
彭虹斌.
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改革状态的调查研究[J]
.现代教育论丛,2007(7):34-37.
被引量:3
2
申仁洪,黄甫全.
合作活动学习刍论[J]
.教育研究,2004,25(10):60-63.
被引量:31
3
冯静仪.
中学图书馆参与新课程资源建设探究[J]
.图书馆论坛,2005,25(4):81-83.
被引量:16
4
李晴,杨娅娜.
试论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与途径[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2(3):48-52.
被引量:9
5
燕镇鸿.
新课程中教师文化创造者角色的内涵分析[J]
.教育科学论坛,2005(12):52-53.
被引量:1
6
黄翔.
论基础教育和谐发展:基于课程的视角[J]
.教育研究,2006,27(4):19-23.
被引量:9
7
何荣宗,吴忠良.
学生的课程意识及其向课程行为的转化[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8(3):54-57.
被引量:3
8
彭虹斌.
高中新课程实施论纲[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6):48-52.
9
黄东民.
论生活化德育资源的价值开发[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5):67-69.
10
张海霞.
从教育生态学视角透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5):44-4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2
1
杨位威.
湖北省体育中考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
.体育视野,2023(12):73-75.
2
王清涛,刘通.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器乐课程建设研究[J]
.内蒙古教育,2022(14):67-72.
3
李鑫,王冰.
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路径探索[J]
.科教导刊,2023(34):40-42.
被引量:1
4
刘晓伟.
情感教育:理性的回归与顺应[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25(3):212-215.
被引量:2
5
吴支奎.
论学生参与课程发展的支持条件[J]
.课程教学研究,2012(7):21-23.
被引量:1
6
梅玉洁.
美术课中如何让合作学习更有效[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0(2):45-47.
被引量:11
7
李军.
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21(12):22-24.
被引量:4
8
张乃懿.
中学图书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发展[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1):107-108.
被引量:18
9
吴伟平.
浅谈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图书馆发展[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6):33-34.
被引量:4
10
李刊文,杨学良.
公平参与 合作学习 经验分享[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2(9):11-14.
1
黄甫全.
学习化课程刍论:文化哲学的观点[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4):90-94.
被引量:32
2
张华.
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重构[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3):31-32.
被引量:2
3
李明铭,郑家福.
论有限度理性视阈下的有效教学[J]
.教育探索,2012(1):3-4.
4
吴陈兵.
知识转化的危机与价值重构[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5,0(6):10-12.
被引量:1
5
于翠霞.
浅谈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设计[J]
.学周刊(上旬),2011(5):169-169.
6
勾振宇.
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策略论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12):33-34.
被引量:2
7
马丹红.
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
.科技资讯,2008,6(36):172-172.
被引量:1
8
黄甫全.
略论新世纪学习化课程的特征和形态[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1(7):6-10.
被引量:2
9
李微,蔡志强,章延杰.
青年学生人生价值重构:基于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04(11):18-21.
被引量:3
10
刘志坚.
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
.理论界,2005(10):138-139.
被引量:10
课程.教材.教法
2004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