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冻土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对铁路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通过样带与样方结合的调查方法, 从冻土生态系统结构、群落种类、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生产力等生态要素和生物生境条件: 如土壤环境、冻土环境等方面研究了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公路工程干扰迹地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经过近25年的自然恢复, 在生态系统恢复的生物学方面, 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明显优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表现在高寒草原的优势建群植物种类已出现并占据优势地位, 局部地带生物物种多样性与种群多度恢复到接近甚至高于自然未干扰草原系统水平; 在土壤环境方面, 高寒草原干扰迹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减少61.65%, 全氮含量减少52.51%, 但大部分地区其表层土壤养分现状与干旱区主要草原土壤相当, 有利于耐寒旱生物物种生长; 高寒草甸干扰迹地土壤(寒冻雏形土)平均养分含量高于天然寒冻干旱土壤, 保存草甸土壤结构的完整程度对于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恢复至关重要. 受扰动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与冻土环境没有明显制约关系,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分布和保育与冻土环境关系密切, 受工程活动破坏后恢复困难. 类比青藏公路沿线生态系统变化规律, 提出了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几点启示.
出处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1556-1564,共9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吴青柏,朱元林,刘永智.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变化评价模型[J].中国科学(D辑),2002,32(2):141-148. 被引量:39
  • 2周幼吾,程国栋,郭东信,等.冻土环境研究现状及任务.见:第四届全国冰川冻土学术会议论文集(冻土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71-1 76
  • 3Boughton D A, Smith E R, O'Neill R V. Regional vulnerabili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 Ecosystem Health, 1999, 5:312 ~ 322
  • 4Calow P. Ecosystem health: 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cept. In:Rapport D J, Gaudet C L, Calow P, eds. Evaluating and Monitoring the Health of Large-scale Ecosystems. Heidelbug: Springerverlag, 1995. 33 ~ 42
  • 5吴青柏,施斌,吴青柏,刘永智.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与公路相互作用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2,32(6):514-520. 被引量:47
  • 6Zhao Lin, Chen Guichen, Cheng Guodong, et al. Permafrost:status, variation and impacts. In: Zheng Du, Zhang Qingsong,Shaohong, eds. Mountain Geoec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 113 ~ 137
  • 7王国尚,金会军,林清,田立德.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变化及环境意义(英)[J].冰川冻土,1998,20(4):444-450. 被引量:11
  • 8王绍令,赵秀锋.青藏公路南段岛状冻土区内冻土环境变化[J].冰川冻土,1997,19(3):231-239. 被引量:23
  • 9李文华,周兴民.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及优化利用模式.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67
  • 10周兴民.中国嵩草草甸.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88-206

二级参考文献31

共引文献211

同被引文献470

引证文献20

二级引证文献34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