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汉语离合词离析动因刍议
被引量:
50
On the Causes of the Clutch Words in Modern Chines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章尝试从语言范畴的连续性及言谈交际的角度出发 ,研究现代汉语中离合词离析现象的动因。我们认为汉语词与短语结构方式的共通性是产生离析现象的基础 ,动宾结构的言谈表达功能是其内在动因 ,言谈交际的促动是其外在动因。
作者
王海峰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34,共6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离合词
离析
言谈交际
信息度
事件化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4
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2185
同被引文献
401
引证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44
参考文献
16
1
方梅.
汉语对比焦点的句法表现手段[J]
.中国语文,1995(4):279-288.
被引量:261
2
赵金铭.
能扩展的“动+名”格式的讨论[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2):4-23.
被引量:47
3
王洪君.
从字和字组看词和短语——也谈汉语中词的划分标准[J]
.中国语文,1994(2):102-112.
被引量:54
4
沈家煊.
句式和配价[J]
.中国语文,2000(4):291-297.
被引量:221
5
沈家煊.
“有界”与“无界”[J]
.中国语文,1995(5):367-380.
被引量:973
6
范继淹.
论介词短语“在十处所”[J]
.语言研究,1982,2(1):71-86.
被引量:88
7
李讷,安珊笛,张伯江.
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J]
.中国语文,1998(2):93-102.
被引量:115
8
施茂枝.
述宾复合词的语法特点[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1):123-134.
被引量:38
9
吕文华.
短语词的划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3):130-135.
被引量:26
10
陶红印,张伯江.
无定式把字句在近、现代汉语中的地位问题及其理论意义[J]
.中国语文,2000(5):433-446.
被引量:62
二级参考文献
64
1
沈家煊.
说“偷”和“抢”[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1):19-24.
被引量:75
2
陶红印.
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
.当代语言学,1999,1(3):15-24.
被引量:211
3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26
4
沈家煊.
“在”字句和“给”字句[J]
.中国语文,1999(2):94-102.
被引量:236
5
张伯江.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
.中国语文,1999(3):175-184.
被引量:435
6
张伯江.
认识观的语法表现[J]
.当代语言学,1997(2):15-19.
被引量:133
7
董秀芳.
述补带宾句式中的韵律制约[J]
.语言研究,1998(1):55-62.
被引量:66
8
朱德熙.
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
.方言,1979,1(2):81-87.
被引量:249
9
田泉.
“是”、“的”合用及单用非句法功能初探[J]
.汉语学习,1996(5):29-32.
被引量:10
10
萧国政,李汛.
试论v——v和vv的差异[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27(6):117-123.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2185
1
温宝莹,东韡妍.
句中“连NP都VP”句式的韵律焦点分析及研究[J]
.中国语音学报,2022(2):87-99.
2
李爱军,袁一.
普通话多焦点的语音实现[J]
.中国语音学报,2019(1):1-26.
3
吕田,单庆玲.
英语前置修饰语之全集量化语的认知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9,0(35):148-148.
4
徐媛媛.
浅议名量词的选择[J]
.作家天地,2019,0(23):14-15.
5
郝瑜鑫,王雪琳,刘海涛.
基于句法标注语料库的汉语中介语动词配价发展计量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21(1):29-41.
被引量:7
6
李宇凤,朱嘉诚.
副词“都_(2)”语义语用研究综述[J]
.语言历史论丛,2021(1):54-76.
7
何文彬.
论结构助词“的”的语法意义[J]
.语言历史论丛,2021(1):15-53.
8
王远杰.
单双音节搭配限制的作用范围[J]
.语言学论丛,2019(2):130-146.
被引量:1
9
赵果,刘玉杰.
类型学视野下身体部件字转义的语义和语法考察[J]
.语言学论丛,2019(1):1-23.
10
夏俐萍.
湘语完成义标记“咖”“哒”的分途与交汇[J]
.中国语文,2021(2):210-224.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401
1
孟雪萍,陈启祥.
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动宾式离合词偏误分析[J]
.汉字文化,2023(8):14-16.
被引量:1
2
王瑞敏.
留学生汉语离合词使用偏误的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05(S1):27-29.
被引量:24
3
沈家煊.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
.中国语文,2002(5):387-399.
被引量:338
4
丁勇.
汉语动宾型离合词的语用分析[J]
.语言研究,2002,22(S1):148-151.
被引量:19
5
董为光.
词条“分家”与义项“分配”[J]
.辞书研究,2001(5):16-20.
被引量:2
6
力量,晁瑞.
离合词形成的历史及成因分析[J]
.河北学刊,2007,27(5):174-177.
被引量:17
7
谢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离合词教学法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9):72-73.
被引量:4
8
杨书俊.
三音节“V_单+X+N_单”构词分析[J]
.汉语学报,2005(4):88-91.
被引量:9
9
范晓.
略论句干及其句式[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3):144-150.
被引量:12
10
郑海丽.
留学生使用离合词的情况调查及分析[J]
.社会科学家,2005,20(S2):347-348.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0
1
温主平.
现代汉语动宾式离合词的形成成因和机制[J]
.汉字文化,2024(4):13-15.
2
力量,晁瑞.
离合词形成的历史及成因分析[J]
.河北学刊,2007,27(5):174-177.
被引量:17
3
何清强.
外国留学生动宾式离合词的两类偏误分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4):140-144.
被引量:4
4
徐静,杨锡彭.
汉语节律研究综述[J]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3):80-83.
被引量:1
5
任海波,王刚.
基于语料库的现代汉语离合词形式分析[J]
.语言科学,2005,4(6):75-87.
被引量:29
6
于晶晶.
离合词探析[J]
.理论界,2005(12):195-196.
被引量:4
7
王楠.
第5版《现汉》对离合词的处理分析[J]
.辞书研究,2006(3):59-65.
被引量:5
8
石爱兵.
九十年代后离合词研究综述[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6):108-109.
被引量:3
9
王楠.
第5版《现汉》同音同形的多字词目的分合处理[J]
.语言文字应用,2006(4):123-130.
被引量:6
10
左世亮.
现代汉语动词“睡”与“睡觉”的对比研究——从离合词“睡觉”的离合分析中看其与单音节动词“睡”的异同[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9):39-40.
二级引证文献
144
1
陈禹,刘林旭.
现代汉语主谓名素复现及其统计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2021(2):79-88.
2
吴义诚.
名词和动词[J]
.外国语,2023,46(5):13-23.
被引量:3
3
刘存伟.
现代汉语倚变句的概念化基础及其句法影响[J]
.外国语,2019,42(6):39-50.
被引量:2
4
崔玲玲.
近十年离合词研究综述[J]
.汉字文化,2019,0(21):82-84.
被引量:1
5
唐丽莎.
浅议持续性动宾式离合动词[J]
.大众文艺(艺术版),2008(7):88-89.
6
王利.
离合词及其教学研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5):315-316.
7
安兰朋.
论离合词在现代汉语教学语法体系中的地位[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0(3):86-88.
被引量:1
8
卢蕙娟.
浅谈对外汉语中的离合词教学[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10):96-97.
9
邹立志,周建设.
动宾式动词规范问题的深层理据[J]
.语文研究,2007(1):32-37.
被引量:9
10
李春玲.
离合词研究综述[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1):127-130.
被引量:6
1
石爱兵.
九十年代后离合词研究综述[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6):108-109.
被引量:3
2
艾龙江,熊锟.
言谈交际中如何彬彬有礼[J]
.上海翻译,1994(3):45-46.
3
陈颖彦.
论汉语离合词的离析动因[J]
.求索,2012(10):160-161.
被引量:1
4
彭晶.
动态意义构建中的语境类型及其运作机制[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116-120.
5
李慧敏.
“好了”和“行了”交互主观性对比研究[J]
.汉语学习,2012(2):54-61.
被引量:13
6
陆俭明.
试说语言信息结构[J]
.学术交流,2014(6):5-12.
被引量:14
7
单谊.
汉语话语标记语“你知道”的语用分析[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2):63-70.
被引量:6
8
舒曼.
向名人学论辩[J]
.中学时代,2014,0(2):21-22.
9
张晓传.
论“好吧”话语标记的形成及其话语功能[J]
.理论界,2013(9):160-162.
被引量:6
10
刘卫华.
中英称谓语的文化差异[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3):110-111.
被引量:2
语文研究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