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义
被引量:
3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语言是人们在计算机互联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它生动活泼,传递信息简便快捷,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而这一切都与其谐音表义手法的巧妙运用不无关联。
作者
戚晓杰
机构地区
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21,共1页
Rhetoric Learning
关键词
网络语言
谐音
汉字
文化内涵
分类号
H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5
引证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144
同被引文献
125
1
闪雄.
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J]
.语文建设,2000(10):15-16.
被引量:65
2
王惠.
略论网络数字词[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2(1):16-18.
被引量:4
3
赵华伦.
论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J]
.语言文字应用,2005(S1):123-125.
被引量:35
4
秦秀白.
网语和网话[J]
.外语电化教学,2003(6):1-6.
被引量:198
5
彭育波.
论网络语言的几个特点[J]
.修辞学习,2001(4):12-13.
被引量:20
6
茹洁.
浅论网络语言的谐音表义手法[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4):47-48.
被引量:3
7
刘乃仲,马连鹏.
网络语言: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3):89-92.
被引量:20
8
陈煜.
谐音文化与言语交际[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23-124.
被引量:3
9
范维.
网络语言与谐音修辞[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2(1):65-67.
被引量:8
10
李仁武.
加强社会主义的网络文化建设[J]
.探求,2001(1):55-57.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30
1
陈明,高媛.
浅谈网络词语修辞手法的运用[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6(2):31-33.
被引量:2
2
田蜜,齐靖,蒋韬成.
谈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成因[J]
.法制与社会,2006(20):187-188.
被引量:3
3
廖莹莹,冯峥峥.
大学生网名的生成方式及心理透析[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338-339.
被引量:2
4
高帆.
网络英语新词语及其构词特点[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5):550-552.
被引量:18
5
张明仙.
小学教育专业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思考[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22(5):111-114.
被引量:2
6
安志伟.
网络词语特殊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5):102-104.
被引量:4
7
刘正江.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社会价值[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120-121.
被引量:2
8
许多会.
谈字母词的分类与语用内涵[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5(1):127-129.
被引量:4
9
李铁范.
网络语言研究综述[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9):26-30.
被引量:45
10
连晓霞.
从修辞手法看网络词语蕴含的价值取向[J]
.修辞学习,2006(2):44-47.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
144
1
凤宇.
网络语言特性对“实验体”诗词创作的影响[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9,40(4):21-27.
2
张璇.
当代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的文化原因[J]
.汉字文化,2022(20):35-37.
被引量:1
3
付妮妮.
汉语拼音字母词的名称、性质及其界说[J]
.华章(初中读写),2007(2).
4
杜群尔,何海翔.
高校BBS语言的特点及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J]
.文教资料,2007(12):33-36.
被引量:2
5
张黎,陈振魁.
新疆维吾尔网络语言的文字使用特点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8):178-179.
被引量:3
6
王伟东,余华强,赵法信.
基于Web的3D虚拟人智能导诊系统设计[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123-126.
被引量:7
7
周钰,郭磊.
浅析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过程[J]
.金田,2013(11):352-352.
被引量:1
8
宋志勤.
网络交际与语言学研究新视角[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44-148.
被引量:2
9
杨丽璇.
现代网络交际中语言的变异形式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11):218-219.
10
杜韦华,王辉.
略论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及趋向[J]
.新西部(理论版),2006(12X):189-189.
被引量:8
1
李玲玲.
汉语中不可忽视的谐音现象[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4):131-131.
2
夏浏惠,孙天南.
顺应论视角下微博中汉英语码转换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12).
3
陈成林.
分析句子成分的“九字法”[J]
.邯郸师专学报,2002,12(2):31-33.
4
道尔吉.
谐音表义的文化内涵[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21(3):115-119.
被引量:3
5
蔡辉,冯杰.
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探析[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5(3):59-62.
被引量:8
6
贾玉平.
谐音·修辞·文化[J]
.神州,2013(23):146-147.
7
茹洁.
浅论网络语言的谐音表义手法[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4):47-48.
被引量:3
8
戚晓杰.
网络语言特点探微[J]
.语文建设,2001(8):14-15.
被引量:43
9
亓华.
香港内地广告语中的谐音双关与社会文化[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6(2):12-14.
被引量:3
10
李晓丹.
汉字文化之于对外汉字教学[J]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2,12(9):141-142.
被引量:2
修辞学习
200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