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刑法典特别防卫权问题探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如何理解刑法第 2 0条第 3款的规定 ,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均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该款是赋予公民的特别防卫权 ,并对其构成条件及其与无限防卫权的异同进行比较论述。
作者
屈钰
姚龙兵
机构地区
云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池州师专学报》
2004年第4期46-51,共6页
Journal of Chizhou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中国
刑法典
特别防卫权
无限防卫
人身安全
暴力侵害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刘艳红.
刑法第20条第3款“行凶”一词的理论考察[J]
.法学评论,2000,18(6):55-63.
被引量:15
2
李永升.
无限防卫问题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5):60-67.
被引量:21
3
高洪宾.
论无限防卫[J]
.政治与法律,1998(4):38-41.
被引量:7
4
卢勤忠.
无限防卫权与刑事立法思想的误区[J]
.法学评论,1998,16(4):79-83.
被引量:37
5
陈兴良.
论无过当之防卫[J]
.法学,1998(6):32-35.
被引量:79
6
黄明儒,吕宗慧.
论我国新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J]
.法商研究,1998,16(1):27-32.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7
1
王作富,阮方民.
关于新刑法中特别防卫权规定的研究[J]
.中国法学,1998(5):88-96.
被引量:63
2
陈兴良.
论无过当之防卫[J]
.法学,1998(6):32-35.
被引量:79
3
高洪宾.
论无限防卫[J]
.政治与法律,1998(4):38-41.
被引量:7
4
杜宝庆.
无过当防卫的法律适用[J]
.中国刑事法杂志,1999(3):19-22.
被引量:9
5
林亚刚,龙洋.
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理解与执行[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9(4):65-70.
被引量:4
6
黄明儒,吕宗慧.
论我国新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J]
.法商研究,1998,16(1):27-32.
被引量:29
7
卢勤忠.
无限防卫权与刑事立法思想的误区[J]
.法学评论,1998,16(4):79-83.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147
1
江雅雯.
正当防卫认定中结果权重过高的成因及出路[J]
.刑事法判解,2019,0(1):118-150.
2
李金龙.
防卫人视角下的正当防卫解释论——以梁某某开枪防卫案为展开[J]
.刑事法判解,2019,0(1):1-34.
3
汪雪城.
在实践与理论之间:防卫过当的主观罪过新论[J]
.刑事法评论,2022(1):228-251.
4
韩骁.
我国正当防卫研究的网络知识结构与核心脉络[J]
.法大研究生,2019(2):100-119.
5
孙熙彤.
以"昆山杀人案"为视角看我国的正当防卫[J]
.楚天法治,2019,0(27):146-147.
6
何成兵.
正当防卫权主体之探讨[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3):30-32.
被引量:1
7
何泽宏,杨晓龙.
对刑法第20条中“行凶”的探讨[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z1):45-47.
8
周建达,马荣春.
为“行凶”辩护——刑法第20条第3款“行凶”语义的逻辑与价值[J]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8(5):75-79.
被引量:3
9
李新建,梁华斌.
无限防卫权立法化之价值及其缺陷思考[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5(6):107-110.
10
付莹.
特别防卫权不可滥用——析一起将入室盗窃的犯罪分子打死案[J]
.社科纵横,2004,19(1):59-60.
1
高仰山.
特别防卫权探析[J]
.河南社会科学,2001,9(4):63-65.
2
王永强,花丽范.
论无限防卫的弊端[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7-8.
3
张兆松.
论特别防卫权的若干问题[J]
.人民检察,1999,0(10):27-30.
被引量:4
4
白梅,司雪侠.
论我国现行刑法中的特别防卫权[J]
.榆林学院学报,2007,17(1):47-49.
5
许尚金.
析特别防卫权意义上的“行凶”[J]
.人民检察,2002(1):9-10.
被引量:2
6
任红,牟筱芳.
论特别防卫权[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3):36-37.
7
熊向东.
也论刑法中的“无限防卫权”─—与黄明儒,吕宗慧商榷[J]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6):38-39.
被引量:6
8
段立文.
对我国传统正当防卫观的反思——兼谈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改完善[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8,20(1):29-37.
被引量:38
9
王作富,阮方民.
关于新刑法中特别防卫权规定的研究[J]
.中国法学,1998(5):88-96.
被引量:63
10
付莹.
特别防卫权不可滥用——析一起将入室盗窃的犯罪分子打死案[J]
.社科纵横,2004,19(1):59-60.
池州师专学报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