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的古都与大古都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是世界上古都最多的国家 ,虽然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 ,但其总数在 2 0 0处左右应该是比较接近实际的。不管这些古都是否沦为废墟 ,还是发展成为现代城市 ,都应该算作古都。对这些古都冠以大古都的称号 ,已有四大古都、五大古都、六大古都和七大古都之说。从诸多条件衡量 ,六大古都说比较合乎实际 ,七大古都说中的安阳则缺少作为古都的条件 。
作者
郭天祥
机构地区
湛江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9期140-141,144,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古都
大古都
六大古都
七大古都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马正林.
殷·邺·安阳[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2):88-9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
1
毛曦.
中国究竟有几大古都——民国以来中国大古都不断认定的来龙去脉[J]
.学术月刊,2011,43(7):144-154.
被引量:9
2
狄三峰.
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魏晋南北朝历史地理研究述评[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3,29(1):25-37.
被引量:3
3
何一民.
成都与安阳、南京、杭州三大古都之比较[J]
.中华文化论坛,2017(1):68-76.
被引量:1
4
王建国.
中国大古都榷议[J]
.唐都学刊,2018,34(1):95-10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6
1
葛剑雄.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1):67-75.
被引量:17
2
邹逸麟.
试论邺都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及其在古都史上的地位[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1):77-89.
被引量:13
3
徐建春.
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9(3):63-71.
被引量:7
4
马正林.
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2(2):82-86.
被引量:10
5
史念海.
中国古都概说(六)[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0(2):66-73.
被引量:7
6
马正林.
殷·邺·安阳[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5(2):88-93.
被引量:5
7
刘鸿喜.
我国五大古都形成的时空分析及其评价(摘要)[J]
.人文地理,1990,5(3):14-19.
被引量:2
8
谭其骧.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中)[J]
.历史教学问题,1982(3):5-7.
被引量:9
9
谭其骧.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上)[J]
.历史教学问题,1982(1):5-9.
被引量:16
10
邹逸麟.
也谈安阳是否够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3(1):108-11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毛曦.
中国究竟有几大古都——民国以来中国大古都不断认定的来龙去脉[J]
.学术月刊,2011,43(7):144-154.
被引量:9
2
毛曦.
20世纪50年代前的中国大古都问题——有关大古都研究学术史的补充[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32(1):48-56.
被引量:3
3
王建国.
中国大古都榷议[J]
.唐都学刊,2018,34(1):95-10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毛曦,高松凡.
略论我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新途径——兼评台湾省出版的两部《历史地理学》[J]
.地理研究,2012,31(11):2115-2121.
被引量:3
2
袁海霞.
国内古都旅游研究文献述评[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4(4):442-448.
被引量:2
3
毛曦.
陈桥驿中国大古都著述的缘起与贡献——从陈桥驿的一封复信谈起[J]
.史学史研究,2015(4):60-68.
4
毛曦.
考古发现与古史新知——成都建都历年及古都地位论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2):147-154.
被引量:3
5
毛曦.
20世纪50年代前的中国大古都问题——有关大古都研究学术史的补充[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7,32(1):48-56.
被引量:3
6
毛曦.
中国大古都标准问题的百年回顾与当代思考[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2):1-8.
被引量:2
7
罗凯.
关于大古都分布的宏观认识[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1):1-5.
8
王建国.
中国大古都榷议[J]
.唐都学刊,2018,34(1):95-102.
被引量:3
9
练红宇.
基于文化特质的成都城市形象塑造探讨[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4-49.
被引量:4
10
曹爽.
河南地方文化资源在留学生教育中开发和利用的原则与策略[J]
.教育观察,2019,8(7):31-34.
被引量:2
1
葛剑雄.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1):67-75.
被引量:17
2
毛曦.
中国究竟有几大古都——民国以来中国大古都不断认定的来龙去脉[J]
.学术月刊,2011,43(7):144-154.
被引量:9
3
毕登启,褚彦环.
梦回长安[J]
.旅游纵览,2014(9):38-51.
4
毛曦.
陈桥驿中国大古都著述的缘起与贡献——从陈桥驿的一封复信谈起[J]
.史学史研究,2015(4):60-68.
5
张文书.
中国六大古都诗话[J]
.新语文学习(高中),2009(4):24-26.
6
子路.
“六大古都”指哪些城市[J]
.中国编辑,2004(1):88-88.
7
张拓.
中国最具魅力的城市[J]
.河北企业,2005(6):46-47.
8
何养明.
洛阳小史(上)[J]
.中国地方志,1982(3):32-38.
9
六大古都指哪里,哪些朝代在这里建都?[J]
.快乐学语文(小学版),2009(7):24-24.
10
林正秋.
南宋时期杭州的经济和文化[J]
.历史研究,1979(12):42-52.
被引量:3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