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一代心学大师的思想起点和精神归宿——解读《王阳明全集》失收诗二首 被引量:1

The source of the thought and spiritual end of a master--an appreciation of Wang Yang-mning's two poem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王阳明全集》失收《游秦望用壁间韵》、《兰亭次秦行人韵》二诗。解读二诗可知,王阳明一生建立不朽功业的伟大抱负、百折不挠的刚强个性以及比较杰出的文学才华,在他青年时期就已表现出来;这是一个为故乡会稽山奇丽山川及其人文积淀所孕育和启发,对之痴迷,又化归其中的文化巨人。
作者 吴艳玲
机构地区 绍兴文理学院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7期30-34,共5页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3

  • 1嘉靖九年五月十五日钱绪山、王龙溪辑录(据钱绪山序),同年薛宗铠刊印(据薛侃后序,亦载《薛中离先生全集》卷二)。该《诗录》的编辑方针仍按绪山之主张,分《正稿》与《附稿》(参见钱绪山序)。其特点是:一、据温陵丘养浩嘉靖三年刊刻的《居夷诗》移录的狱中、赴谪、居夷之稿与《全书》本基本一致,惟有《啾啾吟》(参见《年谱》,第1274页),《全书》本录于”江西诗”末尾,而《诗录》录于“狱中稿”中;《青原山次黄山谷韵》,《全书》本录于“江西诗”中,而《诗录》录于“居夷稿”末尾。二、《全书》本收录了七篇赋骚,而《诗录》仅收录子三篇,且不像《全书》本那样把诗与赋分别收录。三、约有30首《全书》本收录的诗,与《诗录》在写作时间上有异。四、《全书》本收录的518首诗中有5首不见于《诗录》,且皆为壬申(正德七年)“归越诗”;可能是绪山后来在浙江补录的。五、《诗录》在目录或正文中有个别篇名遗漏,亦有个别篇名与《全书》本异。六、有两首诗即本文所录的《过新城》与《秋日饮月岩新构别王侍御》诗的结尾有数十字未被《全书》本收录。关于《诗录》,可参见水野实、永富青地《九大本〈阳明先生诗录〉小考》(《汲古》1999年第35号)一文。
  • 2编者把《文录》卷第一、二作为《正录》,卷第三作为《附录》,而卷第四则未注明;卷第二无目录,卷第三注有“余姚板”三字。《文录》卷第四末尾有“后学岑庄、岑初、徐学校刻”十字,然笔者查阅了《阳明全集》、《阳明年谱》;地方史志及各类辞典,均未找到有关三人的记载。《全集》中有两个岑氏,一是阳明祖母岑太夫人,住余姚,正德十六年亡;二是田州土知府岑猛父子及被阳明推荐为田州新知府的岑邦相等。显然,岑庄、岑初属岑太夫人家族的可能性最大。而且从佚文皆为与薛氏父子书推测,二岑或许与薛氏父子有过深交。周彦文根据《诗录》之序跋(见前注),断定《文录》亦是“嘉靖九年刊”,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文录》与《诗录》并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后人在重印时合二为一的。理由如下:一、《文录》卷第四所录40篇49首诗,除佚诗外,《诗录》均收录,然《诗录》篇名同于《全书》本,而《文录》则有十几篇的篇名不同。二、《文录》卷第四后所录49首诗,前后无序;次序颠倒,或无篇名,或把《全书》及《诗录》本所录的同一篇的若干首诗分解成不同诗篇,显得相当杂乱无章,而《诗录》则无此问题。三、《诗录》对各卷诗稿所作的案语,系编者用小字书写,与《全书》本一致,惟后者详于前者。四、《诗录》在目录和正文中不仅有《正稿》和《附稿》之分,而且还有类似于《全书》本的“滁州稿”、“赣州稿”等分类。因此我以为,《诗录》应是《全书》本之《外集》诗录的雏形,二者均为钱氏所编,故《诗录》中无佚诗存在。而《文录》系岑庄等人所编,为阳明文录之别本,成书时间估计略晚于钱氏姑苏本(嘉靖十五年刊),故有若干篇散佚诗文存在。
  • 3《过新城》与《秋日饮月岩新构别王侍御》诗的结尾有数十字未被《全书》本收录.关于《诗录》,可参见水野实、永富青地《九大本〈阳明先生诗录〉小考》(《汲古》1999年第35号)一文.
  • 4录的518首诗中有5首不见于《诗录》,且皆为壬申(正德七年)“归越诗”;可能是绪山后来在浙江补录的.五、《诗录》在目录或正文中有个别篇名遗漏,亦有个别篇名与《全书》本异.六、有两首诗即本文所录的
  • 5西诗”中,而《诗录》录于“居夷稿”末尾.二、《全书》本收录了七篇赋骚,而《诗录》仅收录子三篇,且不像《全书》本那样把诗与赋分别收录.三、约有30首《全书》本收录的诗,与《诗录》在写作时间上有异.四、《全书》本收
  • 6三年刊刻的《居夷诗》移录的狱中、赴谪、居夷之稿与《全书》本基本一致,惟有《啾啾吟》(参见《年谱》,第1274页),《全书》本录于”江西诗”末尾,而《诗录》录于“狱中稿”中;《青原山次黄山谷韵》,《全书》本录于“江
  • 7应是《全书》本之《外集》诗录的雏形,二者均为钱氏所编,故《诗录》中无佚诗存在.而《文录》系岑庄等人所编,为阳明文录之别本,成书时间估计略晚于钱氏姑苏本(嘉靖十五年刊),故有若干篇散佚诗文存在.
  • 8对各卷诗稿所作的案语,系编者用小字书写,与《全书》本一致,惟后者详于前者.四、《诗录》在目录和正文中不仅有《正稿》和《附稿》之分,而且还有类似于《全书》本的“滁州稿”、“赣州稿”等分类.因此我以为,《诗录》
  • 9及《诗录》本所录的同一篇的若干首诗分解成不同诗篇,显得相当杂乱无章,而《诗录》则无此问题.三、《诗录》
  • 10篇名同于《全书》本,而《文录》则有十几篇的篇名不同.二、《文录》卷第四后所录49首诗,前后无序;次序颠倒,或无篇名,或把《全书》

共引文献7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