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银行新业务与法律风险防范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商业银行拓展的新型业务不仅刷新了交易的各个层面,也对法制的诸多环节提出新的要求。金融创新与法律相对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是银行法律风险的成因之一。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首次将法律风险纳入银行风险范围之内,是希望各国商业银行都重视法律风险。为了与国际接轨,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我国也要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落实法律风险的监控工作。
作者
姚文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
出处
《学术论坛》
2004年第5期73-77,共5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法律风险
中间业务
网络银行
分类号
F83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著 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一司译.新马塞尔资本协议概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刘瑛.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银行资本监管的法律完善[J]
.法学杂志,2001,22(5):61-63.
被引量:7
3
陆泽峰.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4
姜煦.
浅谈阻碍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的几个问题[J]
.国际金融研究,2003(5):39-42.
被引量:15
5
韩振起.金融风险与法律防范[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共引文献
21
1
苑松,吴磊.
浅谈国内保理业务买方信用风险及防范[J]
.河北金融,2012(2):64-65.
2
叶炜,王瑛.
对中国开展保理业务的认识与思考[J]
.经济与管理,2004,18(10):72-74.
被引量:1
3
赵秀文,李强,周薇.
2001年国际经济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法学家,2002(1):109-115.
被引量:1
4
叶炜,王瑛.
保理业务: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新思路[J]
.乡镇经济,2004,20(11):40-41.
被引量:2
5
顾建如.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监管环境的法律构思[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2):119-121.
6
海泳.
国际保理业务在中国的发展[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7):74-75.
7
战庆臣.
加强对商业银行实施多向监管的思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528-530.
被引量:1
8
詹子明.
浅谈金融监管与银行风险[J]
.时代经贸(下旬),2008,6(3):198-199.
被引量:1
9
李明,袁向阳.
现金缺口期-财务分析和决策的一种新视角[J]
.大众商务(下半月),2009(6):118-119.
10
石群.
国际保理中的债权让与[J]
.科技广场,2009(12):113-115.
同被引文献
10
1
吴敏.
银行破产中的权力结构分析——行政权与司法权在银行破产中的均衡[J]
.财贸研究,2006,17(3):89-94.
被引量:15
2
郭保民.
论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J]
.金融研究,2006(6):179-185.
被引量:5
3
[15]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27;330;227-329.
4
阎庆民.当代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N].金融时报,2006-02—13(5).
5
皮斯托 许成钢.不完备法律-一种概念性分析框架及其在金融市场监管发展中的应用.比较,2002,(3).
6
胡普凯斯.比较视野中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M].季立刚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7
刘华,许可.
不完备法律理论框架下的金融机构破产立法模式[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0):60-63.
被引量:6
8
唐旭 邱海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破产法》悬疑[N]上海证券报 (A),2006(A15).
9
於向平.
政府适度干预经济与经济法的价值目标[J]
.行政与法,2003(5):34-35.
被引量:2
10
杨德勇.
稳定与效率:中国金融业市场退出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3):33-38.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刘莉,马俊.
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立法体例和立法模式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94-97.
被引量:1
2
刘华,许可.
不完备法律理论框架下的金融机构破产立法模式[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0):60-63.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刘莉,马俊.
我国金融机构破产立法体例和立法模式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94-97.
被引量:1
2
黄韬.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中的“权力版图” 司法权与行政权关系的视角[J]
.中外法学,2009,21(6):867-884.
被引量:25
3
张月.
论金融机构破产中司法权与行政监管权的关系[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25(3):131-133.
4
李勇.
论我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J]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4(2):80-84.
被引量:1
5
蒙瑞华.
我国金融机构破产重整制度构思——基于金融机构特殊性和现行制度空白[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26(6):58-65.
被引量:4
6
黄韬.
为什么法院不那么重要——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个观察[J]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2(1):63-110.
被引量:8
7
於向平.
政府适度干预经济与经济法的价值目标[J]
.行政与法,2003(5):34-35.
被引量:2
1
张忠平.
内部审计再造服务银行转型[J]
.中国邮政,2013(1):48-49.
2
吴晓芬.
银行新业务及对其监管[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9.
3
程从军,郭小卉.
谈银行新业务——个人理财[J]
.金融经济,2007,0(4X):39-40.
4
毛文大,包卫军.
金穗一卡通——拓展农业银行新业务的现实选择[J]
.江苏农村金融,1998(4):17-18.
5
冯君耀.
银行新业务与风险控制[J]
.上海农村金融,2008(3):37-38.
6
汤中明.
我国商业银行新业务的发展趋势与营销策略[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1996,0(4):5-8.
7
本期言论:探秘私人银行[J]
.金融言行(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6,0(10):21-25.
8
李滨.
从法律视角浅谈银行新业务的稽核[J]
.国际金融,2004(4):51-53.
9
金英.
对农业银行开拓新业务的几点思考[J]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1994,0(4):15-17.
10
彭少一,朱新.
银行新辦业务亟待加强管理[J]
.征信,1995,22(1):56-57.
学术论坛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