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英语测试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
被引量:
6
Three stages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testing system development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着重阐述英语测试体系发展的三个过程,即科学前测试体系,结构主义测试体系,交际式测试体系,并分析影响它们产生的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说明三代测试体系的不同特点。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的一些大规模考试(如高考、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测试),说明英语测试体系的发展在我国的体现。
作者
吴明媚
机构地区
厦门教育学院
出处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58-60,63,共4页
Journal of Xiamen Educational College
关键词
科学前测试体系
结构主义测试体系
交际式测试体系
分类号
H310.4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
1
吕诺.
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将逐步实行机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4,22(2):8-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
1
朱雷.
面向大学英语日常教学的Web网络机考系统模式分析与技术选型[J]
.中国电化教育,2010(12):121-12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51
1
陈纪梁.
试论交际语言测试的理论模式及主要特征[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17(4):83-85.
被引量:24
2
汪先锋.
从信度与效度的相互关系看语言测试的取向[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7(2):39-42.
被引量:6
3
陈伟.
研究生英语学位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97-99.
被引量:7
4
杨惠中.
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
.外语界,1999(1):16-25.
被引量:243
5
杨惠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回顾与展望[J]
.外语界,1998(3):28-32.
被引量:43
6
朱亚夫.
师范院校英语专业语言测试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
.外语界,1996(2):53-54.
被引量:3
7
张华.
外语测试的发展与未来[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2):116-123.
被引量:4
8
徐强.
关于交际法英语测试[J]
.现代外语,1992,15(1):19-23.
被引量:31
9
邹红英.
大学英语测试新思路──论交际测试的介入[J]
.外国语言文学,1997,16(1):40-43.
被引量:4
10
朱正才,杨惠中.
关于机助自适应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试效度、信度和施测效率新的平衡[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3(2):136-139.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6
1
徐芳.
论交际英语听力测试的效度[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5):51-52.
2
黄新祥.
英语专业测试体系建构及学习过程监控探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10):180-181.
被引量:3
3
王立群.
英语语言测试的偏向性[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1):89-92.
4
沈菲菲,周景芸.
语言测试的理论沿革与实践探索[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63-68.
被引量:1
5
吴端明.
综合英语课前测试对交际法过程教学影响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2011,26(5):107-107.
6
双飞燕,余彦.
国内研究生公共英语测试体系构建必要性研究[J]
.品牌,2015(4):249-250.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魏湘萍.
高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测评体系初探[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1):91-93.
被引量:2
2
朱素霞,赵娟.
利用教学测评提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J]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4(3):69-71.
被引量:1
3
沈菲菲.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4):62-65.
4
戴朝卿,赵丽华,汪小刚.
农林院校物理实验课程学习过程监控及测评体系探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6):208-210.
被引量:1
1
谁确定了字母表的顺序[J]
.科学课(小学版),2005(5):56-56.
2
赵珍龙.
语言测试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海外英语,2014(10X):139-140.
3
刘博.
现代俄语中的表人新词及其分类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5(2):151-152.
4
张月琴.
口语测试理论的发展与应用[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2):93-94.
被引量:3
5
马永峰.
通过IELTS反思我国当前英语测试[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10):140-141.
6
贾玲.
PETS——词汇突破[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4(3):152-153.
7
刘永杰.
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PETS三级)复习与应试[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2(1):69-72.
被引量:1
8
黄生太.
乔姆斯基语言学理论的革命性[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5):91-92.
被引量:1
9
尹晓宁,黄帆.
英语测试评价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
.科技风,2009(4X):215-215.
10
高文捷,白雪.
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与构建探讨[J]
.亚太教育,2016,0(35):214-214.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