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成藏模式划分及其意义 被引量:5

Reservoir Forming Mode Clasifi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alaeozoic Marine Oil and Gas in China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根据油气藏的成因特点 ,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藏的形成划分为 5种端元模式 :①一次生烃形成的原生油气藏 ;②早期油气藏调整后再次运移聚集形成的油气藏 ;③早期形成的油藏后期深埋进一步裂解成凝析气藏或干气藏 ;④高过成熟干酪根裂解成凝析气藏或干气藏 ;⑤烃源岩二次生烃形成的原生油气藏。不同模式的油气藏其发育特征和分布具有地区性 。 No abstract available
出处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1-43,共3页 Journal of Jianghan Petroleum Institute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青年创新基金 ( 98) 留学人员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 98)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孙红军,张厚福,杨东胜-浅谈南方海相油气系统的演化和分类[A].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应用与进展[C].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239-245.
  • 2刘大锰,金奎励,王凌志.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特性及其成因[J].现代地质,1999,13(2):169-175. 被引量:31
  • 3Blanc C J. Reservation, degrad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raped oil [A] . Magoon L B, Dow W G. The petroleum system-from source to trap [C] .AAPGMem, 1994, 60: 73-89.
  • 4赵孟军,曾凡刚,秦胜飞,卢双舫.塔里木发现和证实两种裂解气[J].天然气工业,2001,21(1):35-38. 被引量:80
  • 5翟光明.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四川油气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224—265.
  • 6Prinzhofer A, Hue A Y. Genetic and post-genetic molecular and isotopic fractionations in natural gases [J] . Chemical Geology,1995, 126: 281-290.
  • 7杨勇,王建富.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大港油田古潜山勘探中的作用[J].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1999,4(3):45-48.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15

  • 1丰国秀 陈盛吉.岩石中沥青反射率与镜质体反射率之间的关系[J].天然气工业,1988,8(3):20-25.
  • 2黄第藩 梁狄刚.塔里木盆地油气生成与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 3刘德汉.碳酸盐岩中沥青热变程度和沥青热变质实验[J].地球化学,1982,11(2):237-243.
  • 4贾承造 童晓光 等.塔里木盆地板块构造演化和主要构造单元地质特征.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论文集[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2.207-225.
  • 5金奎励,有机岩石学研究.以塔里木为例,1997年
  • 6傅家谟,干酪根地球化学,1995年
  • 7黄第藩,塔里木盆地油气生成与演化,1995年
  • 8Wang Q M,J Petroleum Geology,1992年,15卷,1期,5页
  • 9贾承造,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论文集,1992年,207页
  • 10肖贤明,有机岩石学及其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1992年

共引文献114

同被引文献193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11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