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其实是指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之反思
被引量:34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9-13,共5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同被引文献253
-
1杨保军.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研究的“上升”与“下沉”[J].新闻大学,2021(1):1-10. 被引量:25
-
2李文阁.我为什么要提出“生活哲学”这个概念[J].长白学刊,2007(1):9-13. 被引量:10
-
3李文阁.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
4贺来.论人与哲学的内在循环关系[J].学术月刊,1999,31(7):23-28. 被引量:4
-
5高清海.有这样一个世界[J].天津社会科学,1998(1):11-12. 被引量:3
-
6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4):41-47. 被引量:71
-
7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哲学研究,1959(2):47-47. 被引量:285
-
8刘铁芳.人、世界、教育: 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研究,1997,18(8):23-28. 被引量:63
-
9衣俊卿.日常生活批判刍议[J].哲学动态,1989(4):12-15. 被引量:5
-
10张一兵.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初始地平──新版《费尔巴哈》(《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手稿)研究[1][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5,32(1):7-19.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34
-
1崔唯航.马克思实践观的当代反思[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6):48-52. 被引量:4
-
2孙道进.扬弃“实践—认识”的二元对置——对实践唯物主义的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31-35. 被引量:3
-
3吴仁平.论实践的泛化及其理论困难[J].求实,2005(11):26-29. 被引量:4
-
4张喜英.关于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之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60-61. 被引量:2
-
5李杰.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维度[J].兰州学刊,2006(6):15-17.
-
6刘森林.解释的递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实践”的几种模式[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3):16-24. 被引量:4
-
7陈曙光.马克思人学范式革命的体系之维[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8(3):4-17. 被引量:2
-
8曹清燕,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11-14. 被引量:16
-
9卢岚.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4):38-40. 被引量:10
-
10秦初生.试析社会转型期道德冲突研究的必要性[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4):103-106.
二级引证文献143
-
1涂凌波,边歌.建构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视野下广播电视学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19-37. 被引量:4
-
2邓绍根,曾林浩,李欢.立足中国、回应时代:2022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J].国际新闻界,2023,45(1):68-83. 被引量:1
-
3孙云龙.《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生活概念探微[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3(5):72-77. 被引量:5
-
4萨茹拉.历史地看待“人学”及人的“异化”——试论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出发点[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8(5):57-62.
-
5周邵年.生命的哲理性表达[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1).
-
6谢俊.开辟境外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侨校学生艺术团为媒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7):20-21.
-
7董学文,温玉林.如何全面准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误区评析[J].学习与探索,2015(9):122-128. 被引量:1
-
8吴仁平.论实践的泛化及其理论困难[J].求实,2005(11):26-29. 被引量:4
-
9张弘政.“实践观念”的丰富化与“辩证法形态”的多维化——当代中国实践辩证法思想的基本走向[J].学习论坛,2008,24(3):33-37. 被引量:1
-
10孙成竹.马克思哲学革命与费尔巴哈人本学关系的再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20(4):35-39.
-
1隽鸿飞.实践唯物主义的困境与出路[J].人文杂志,2015(6):1-8. 被引量:2
-
2张未知.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精神[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09-212. 被引量:3
-
3王金福,齐向英.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史上解释学意识的觉醒[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3):19-24. 被引量:3
-
4孙正聿.以哲学的工作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J].学术月刊,2007,39(5):57-60. 被引量:1
-
5胡为雄.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我见[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1):63-67. 被引量:1
-
6郑忆石.整体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应然维度[J].广东社会科学,2016(3):52-59. 被引量:1
-
7杨楹.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方法论向度[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88-93.
-
8王雨辰.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争论及其价值[J].哲学动态,2012(8):24-30. 被引量:36
-
9孙正聿.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逻辑学》与《资本论》双重语境中的《哲学笔记》[J].中国社会科学,2012(9):4-27. 被引量:27
-
10孙正聿.列宁的“三者一致”的辩证法——《逻辑学》与《资本论》双重语境中的《哲学笔记》[J].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2012(12):64-78.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