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计算机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身势情态语符号探析
被引量:
21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目前互联网上常用的大约 30 0种身势情态语符号 ,发端于十九世纪“莫尔斯代码” ,多属图画式的、以形会意的象形隐喻构造方式。构成其符号的基本构件或说“介质” ,主要有五种 ,即英文标点符号、英文字母、数学符号、阿拉伯数字和数种其他特殊符号。
作者
曲彦斌
机构地区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民俗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31,共7页
Language Teaching and Linguistic Studies
关键词
身势情态语符号
象形隐喻
计算机网络
文化内涵
分类号
H08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9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99
同被引文献
109
1
邝霞,金子.
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J]
.语文建设,2000(8).
被引量:56
2
王寅.
象似性辩证说优于任意性支配说[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3-8.
被引量:69
3
曾立.
对网络交际语言情感符的语言学观照[J]
.外语电化教学,2003(6):12-15.
被引量:7
4
刘乃实.
试析幽默的语用合作原则[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3(S1):140-144.
被引量:19
5
刘汉霞,黄永红.
论网络语言中的符号[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17(2):11-14.
被引量:7
6
范维.
网络语言与谐音修辞[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22(1):65-67.
被引量:8
7
高长山.
汉字象形性的书法审美创造[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36-40.
被引量:3
8
颜春峰.
论非言语信息在人际传播中的作用[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3):103-106.
被引量:3
9
朱永锴,林伦伦.
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
.语言文字应用,1999(2):18-24.
被引量:112
10
许嘉璐.
关于语言文字规范问题的若干思考[J]
.语言文字应用,1998(4):49-50.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21
1
李莉.
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J]
.语文研究,2005(1):21-24.
被引量:45
2
赵均.
网络语言概说[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2):96-98.
被引量:30
3
吕钼.
韩国网络口头语言的文体特点[J]
.当代韩国,2005(4):85-90.
4
黄春平,彭铁祥.
当前网络人际传播研究述略——从网络言语传播与非言语传播谈起[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6):42-45.
被引量:9
5
杨小卫.
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符号初探[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79-83.
被引量:2
6
汪兴富,刘国辉.
网络语言“键构符”之“功过”述评[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5-8.
被引量:11
7
王卫敏.
网络情态符号语言浅析[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5):54-56.
被引量:3
8
权莉.
浅议会话含义理论与幽默手机短信[J]
.内江科技,2008,29(1):131-131.
被引量:1
9
王顺玲.
网络语言的符号学阐释[J]
.外语电化教学,2008(2):42-45.
被引量:22
10
燕芳,刘世理.
自主—依存框架下网络语言的生成机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91-9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99
1
董洪杰,周敏莉.
网络语言再定义:一套三系统协作的视觉符号体系[J]
.新闻知识,2020(6):9-14.
2
刘富华,左悦.
网络热词类词缀“X精”构词现象研究[J]
.东岳论丛,2021(1):38-44.
被引量:7
3
彭顺平,石冬梅.
略论网络语言及其心理归因[J]
.硅谷,2008,1(10):181-181.
被引量:1
4
葛玉清,王桂莲.
从语用学角度研究网络用语[J]
.硅谷,2008,1(13):48-49.
被引量:3
5
孟国华.
网络聊天室会话话轮和话轮转换的语用分析[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39-41.
被引量:2
6
陈伟.
通过网络音译新词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J]
.文教资料,2007(23):122-123.
被引量:3
7
茹洁.
浅论网络语言的谐音表义手法[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4):47-48.
被引量:3
8
田蜜,齐靖,蒋韬成.
谈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成因[J]
.法制与社会,2006(20):187-188.
被引量:3
9
王琼曼.
网上英语聊天的语言特征[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173-174.
10
游雨欣.
网络语言——虚拟符号传播[J]
.东南传播,2008(10):53-54.
被引量:2
1
水淼.
汉语基本数词的象形隐喻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
.魅力中国,2013(15).
2
马澄澄.
论“囧”的象形性[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8):161-163.
被引量:1
3
周贵臣.
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模式[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85-88.
被引量:7
4
胡月月,杨玲.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3):80-86.
被引量:3
5
陈卫国,梁真惠.
英汉数字文化联想意义探析[J]
.昌吉学院学报,2006(3):64-66.
被引量:4
6
娄雅楠.
“行”走历史[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43-44.
7
侯宏业.
英语书面信息交际过程的分析与思考[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3):142-143.
8
汪克谦.
一看就让人喜爱——谈谈拟题的技巧[J]
.阅读与写作,1997,0(4):32-32.
9
王长风,高长福,李平,田秀琴.
科技期刊中几种英文标点符号的使用差错分析[J]
.编辑学报,2003,15(3):198-199.
被引量:14
10
昝淑华.
词汇教学五法例谈[J]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05(6):26-27.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