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劳动与价值的再认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物化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在理论界已成为热点。长期以来,在经济理论界中,在政治经济学教材中,一般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不能创造价值。钱伯海老师认为,物化劳动是创造剩余价值的主要源泉,并认为物化劳动只能转移价值的观点是一种理论扭曲。两种观点全然不同,回答这个问题还得坚持、发展劳动价值论。
作者
曹永峰
机构地区
湘潭大学经管学院
出处
《特区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18,共3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zs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价值形成理论
按劳分配
物化劳动
价值实现理论
分类号
F014.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014.31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贾平.
试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企业生产的启示[J]
.经营管理者,2012,0(02X):216-216.
2
傅泽风.
马克思价值实现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海派经济学,2013,11(3):92-100.
3
陈永正.
马克思价值形成理论的新探索[J]
.财经科学,2012(7):85-94.
被引量:1
4
唐国增.
“否定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就等于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吗?——与钱伯海同志商榷[J]
.经济评论,2001(1):12-16.
被引量:13
5
张玉先.
马克思的价值创造理论[J]
.现代商业,2010(20):60-60.
6
穆舟.
宋涛、卫兴华、钱伯海三教授纵论珠江三角洲的改革与发展[J]
.南方经济,1996,25(3):5-6.
7
奚兆永.
评所谓“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论——与钱伯海先生及王莉霞等20位博士生讨论[J]
.经济评论,2002(1):3-9.
被引量:5
8
刘朝.
论马克思的价值形成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的创造[J]
.沈阳干部学刊,2002,0(5):7-11.
9
姜再勇,李晶文.
应准确理解按劳分配规律和价值规律──与钱伯海同志商榷[J]
.当代经济研究,1994(5):34-38.
10
卿前龙.
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吗——与王莉霞等20位博士及钱伯海先生商榷[J]
.经济评论,2002(6):9-12.
特区理论与实践
2001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