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4
-
1《股票期权如何规范操作》.《中国证券报》2000年6月5日.
-
2《对经营者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载《人民日报》1999年8月9日.
-
3颜延,张文贤.我国推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问题[J].中国法学,2001(3):28-38. 被引量:37
-
4刘和平著.《认股权法律制度研究》,《民商法论丛》第17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
二级参考文献23
-
1高如星,王敏祥.《美国证券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2页.
-
2[美]罗伯特·W·汉密尔顿.《公司法概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7-38页.
-
3马克昌主编.《比较民法学》.武汉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38页.
-
4武汉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关于印发企业法定代表人考核奖惩试行办法的通知》.1999年5月4日.
-
5南京市体改委等八部门《南京市关于对企业经营者实行期股激励和股份奖励的试点意见》,1999年5月26日.
-
6上海市委组织部[沪]委组(1999)661号《关于对本市国有企业经营者实施期股(权)激励的若干意见》.
-
7李清理.《武汉期股冲击波》,《中国证券报》1999年9月25日.
-
8段国选.《股票期权不再摇远》,《中国证券报》1999年8月28日
-
9段国选.《股票期权不再遥远》,《中国证券报》1999年8月28日.
-
10《股票期权如何规范动作》,《中国证券报》200年6月5日.
共引文献38
-
1周杰.对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的探讨[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S1):166-167. 被引量:1
-
2雒园园.论我国推行股票期权的法律障碍和对策[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72-74.
-
3李婧.论股票期权的法律性质和特征[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6):5-7.
-
4胡玉浪,林国荣.试论股票期权的法律性质[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4,22(3):26-29.
-
5陈红.我国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障碍及对策[J].法商研究,2002,19(4):101-107. 被引量:9
-
6夏玲利.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法律障碍分析[J].理论月刊,2005(5):111-113. 被引量:2
-
7马邦洲.股票期权制度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B):105-105.
-
8徐凤真.实施股票期权的条件[J].企业管理,2005(7):98-99.
-
9徐凤真.股票期权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J].山东经济,2005,21(4):88-91.
-
10高志勇,汪丽青.股票期权制度在中国[J].中国科技信息,2005(17B):44-4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9
-
1范湘凌,何晓平.中国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设计[J].学术论坛,2001,24(6):61-64. 被引量:1
-
2陈红.我国实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法律障碍及对策[J].法商研究,2002,19(4):101-107. 被引量:9
-
3钟金光.我国实行股票期权的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5):31-34. 被引量:1
-
4李婧.股票期权法律关系透析[J].福建金融,2006(3):42-44. 被引量:1
-
5金晓斌,刘和平.《认股权法律制度研究》.《民商法论丛》第17卷,香港:香港金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第17页.
-
6A.L.科宾.《科宾论合同》第1卷上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459页.
-
7R.E.G.佩林斯等.《英国公司法》.英国公司法翻译小组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第220页.
-
8王保树.《股份有限公司机关构造中的董事和董事会》,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
9周龙杰:《“金手铐”股权激励合同的法律性质》,《人民法院报》2014年1月22日,第007版.
-
10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引证文献4
-
1常传领.股票期权法律关系之分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9(1):66-69. 被引量:4
-
2范围.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争议处理研究[J].当代法学,2016,30(2):102-109. 被引量:12
-
3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马来客,李军,吴博文,王丽蕊,甄乾龙,高天琪.涉股权激励民事案件常见争议裁判规则研究--以劳动争议为视角[J].人民司法,2023(13):38-45.
-
4兰楠.关于公司章程中离职强制回购规定的效力认定[J].中国检察官,2023(10):71-74.
二级引证文献14
-
1赵正阳,郑小敏.股权激励合同法律性质的研究[J].民商法争鸣,2023(2):194-206.
-
2赵晋.股权融资中对赌协议法律性质初探[J].中国商界,2010(7):292-292. 被引量:1
-
3范围.公司股票期权激励争议处理研究[J].当代法学,2016,30(2):102-109. 被引量:12
-
4赵大伟.监事会监督方式变革论[J].当代法学,2017,31(2):62-69. 被引量:19
-
5郭奇琪.职工股权激励的法律研究进路[J].人力资源,2019(22):51-53.
-
6刘晓倩,吴圣奎.股权激励收益是否具有劳动报酬属性之法律认定:基于149个劳动关系相关股权激励判例的类案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0,37(9):87-100. 被引量:5
-
7朱林啸.拆解蚂蚁集团SERs激励计划[J].金融法苑,2021(1):94-109.
-
8梁佩玲.股权激励下有限合伙人离职后的强制退伙[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2022(3):117-123.
-
9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马来客,李军,吴博文,王丽蕊,甄乾龙,高天琪.统一涉股权激励民事案件审理路径初探——以劳动争议为视角[J].人民司法,2023(4):44-49. 被引量:1
-
10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马来客,李军,吴博文,王丽蕊,甄乾龙,高天琪.涉股权激励民事案件常见争议裁判规则研究--以劳动争议为视角[J].人民司法,2023(13):38-45.
-
1岳德军.为政要以民为本[J].农村农业农民,2004(7):42-42.
-
2何玉华.工会干部要当好“三员”[J].工友,2002,0(10):37-37.
-
3行之有效的依法治市机制[J].当代司法,1999(4):50-51.
-
4倪邦文.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2010,0(9):6-8. 被引量:1
-
5鲍光月,薛涛.狱内法律援助之探讨[J].中国司法,2001(3):10-11.
-
6周华,葛磊.试论行政复议的和解及其规制[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07,0(4):23-27.
-
7陈煦辉.诚信建设架起“连心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2):61-61.
-
8吴丽华.充分发挥“三述”综合效应 夯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J].党的建设,2017,0(3):24-24.
-
9洛阳探索干部选任科学化“标尺”[J].党建文汇(下半月),2007(10):22-22.
-
10方秀云.在职党员到社区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5):63-6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