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邓小平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的几个特征
被引量:2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7,共3页
Mao Zedong Thought Study
参考文献3
-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8页.
-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3江泽民.《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的悼词》,载1997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共引文献579
-
1苑申成.论“三个第一”的内在统一性[J].经济师,2007(10):33-34.
-
2王知宇.论邓小平对毛泽东主要矛盾学说的新发展[J].求实,2003(z1):9-10.
-
3王小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z1):34-36.
-
4张久营,寇子春.邓小平“一国两制”思想探析——兼谈推进对台工作的几点思考[J].台湾研究,2004(3):1-7.
-
5方新民.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4):7-12. 被引量:1
-
6沙健孙.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J].政治学研究,2004(2):7-15. 被引量:1
-
7李爱华.苏共蜕变的历史教训[J].政治学研究,2004(2):16-25.
-
8程中原.邓小平与1975年整顿论略[J].党的文献,2004(4):23-30.
-
9刘世恩.二十一世纪罪犯改造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6):95-103. 被引量:1
-
10徐亚文."以人为本"的法哲学解读[J].中国法学,2004(4):46-54.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34
-
1余曙光,彭承福.略论毛泽东邓小平的中国现代化理论[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1(4):22-25. 被引量:4
-
2许秀群.论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中国特色[J].梧州学院学报,2003,14(1):1-4. 被引量:1
-
3董江永,廖伟.论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三个走向[J].社科纵横,2001,16(3):4-6. 被引量:1
-
4曹普.三代领导核心与中国现代化[J].党的文献,1999(5):35-41. 被引量:5
-
5周春明,万伯平.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构想与创造性实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2):14-17. 被引量:1
-
6文勇.现代化的逻辑: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宏观分析[J].社会科学,1998(7):6-10. 被引量:3
-
7夏振坤,张艳国.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确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4):2-7. 被引量:2
-
8李君如.敢教日月换新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追求和探索[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1):17-24. 被引量:4
-
9姚永利,伍启杰.毛泽东与邓小平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北方论丛,1999(1):17-20. 被引量:4
-
10傅义强.邓小平论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J].理论与现代化,1998(2):7-9. 被引量:2
-
1张福芝.高校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几点思考与实践[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1(3):20-24.
-
2陈朝宗.发挥社会组织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J].北京青年工作研究,2008(4):21-22.
-
3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现实需要[J].新长征,2015,0(1):32-32.
-
4韩洪涛.试论社会建设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3):62-65.
-
5邓喜恒.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的新贡献[J].改革与开放,2012,0(11X):15-15.
-
6丁元竹.中国的社会建设:任重道远[J].群言,2007(12):26-28.
-
7李海生.时代需要理论 时代呼唤理论——访本刊顾问、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吉同志[J].党政论坛,1989(2):6-9.
-
8准确把握科学内涵 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J].党的生活(青海),2004(5):1-1.
-
9侯继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反腐倡廉建设[J].今日新疆,2009,0(2):32-32.
-
10陈刚,代西.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思维创新[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8):11-12.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