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介乎两个世界之间——塔尔科夫斯基的精神历程
被引量:2
出处
《世界电影》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41,共10页
World Cinema
共引文献16
-
1颜纯钧.从剧本的文学性到电影的文学性[J].电影艺术,2000(6):78-81. 被引量:3
-
2申载春.影视时代的小说观念[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4):72-75. 被引量:1
-
3曲格平.我国中长期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战略目标与任务[J].中国发展观察,2005(6):20-21. 被引量:5
-
4梁振华.文学与影视:双重视域中的纠结与互动[J].江淮论坛,2006(4):183-187. 被引量:6
-
5李丽.《风声》:从小说到电影[J].电影评介,2010(7):62-62. 被引量:1
-
6刘霞.从电影《紫色》看美国黑人妇女的成长[J].电影文学,2013(7):116-117. 被引量:1
-
7许思薇.浅析小说版《金陵十三钗》和改编电影版的差异[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75-77. 被引量:1
-
8高玥.从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论《一九四二》之改编[J].宜宾学院学报,2014,14(8):98-102. 被引量:4
-
9陈林侠.当下中国电影的改编问题与文化竞争力——兼及电影与文学的关系[J].中州学刊,2015(6):157-164. 被引量:9
-
10马海艳.非裔美国文学在电影中的审美重构[J].电影文学,2016(7):100-102.
同被引文献9
-
1舒白,л.и.诺维科娃,и.н.希泽姆斯基.个人与社会的二律背反──H.别尔嘉耶夫的人学体验[J].世界哲学,1997(4):66-69. 被引量:4
-
2[法]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M].何振淦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49.
-
3[德]乌利希·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M].郑再新,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
4[俄]B·米哈尔科维奇:《形象的能量》,参见李宝强编译:《七部半--塔可夫斯基的电影世界》,第419-420页.
-
5李宝强.七部半: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
6[英]劳拉穆尔维.恋物与好奇[M].钟仁,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7[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崔君衍,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
8[俄]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雕刻时光[M].陈丽贵,李泳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
9陈跃鑫.试论尼布尔关于人性的阐释[J].金陵神学志,2006,0(3):126-141. 被引量:2
-
1张晓东.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与乡愁[J].俄罗斯文艺,2006(3):106-109. 被引量:1
-
2朱以撒.书法家的时空观[J].福建艺术,2011(2):20-22.
-
3C 菲利波夫,章杉.塔尔科夫斯基的理论与实践[J].世界电影,2004(4):4-31. 被引量:5
-
4张宁.命运交响的铸就——读解音乐大师贝多芬的音乐创作[J].作家,2009(12):229-229. 被引量:1
-
5孙振华.关于雕塑百年[J].雕塑,2006(1).
-
6斯迈.“我可以说了……”——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电影印象[J].电影,2006(6):46-48.
-
7罗莎·佩拉雷斯·皮格雷斯.两个世界之间:奥乌卡·莱蕾[J].艺术当代,2008(12):52-57.
-
8徐斌.穿行黑白之间[J].新闻实践,2013(11).
-
9文一.从容信步 自在精琢——记画家袁辉[J].美术界,2008(2):20-23.
-
10科尔斯科特作品[J].世界美术,1998(1):35-35.
;